但是,冯伟还不满足,他觉得现在是市场经济,提倡一专多能、一人多技。于是有一天,冯伟在喝酒后,红着脸对胡厂长说:“胡叔,我想去学开车。”
  胡厂长有些奇怪地问:“好端端的你学开车干什么?”
  冯伟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胡厂长听了哈哈大笑说:“小冯,你真好,这是好事啊,看来我真没把你看走眼,你小子将来一定有出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尽量满足。”
  冯伟不好意思地说:“时间上……”胡厂长爽快地说:“时间上我会尽量给你提供方便的,哎,经济上有困难吗?”
  冯伟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打听过了,要3000元学习费哩!”
  胡厂长一挥手说:“明天你拿我的批条到财务科,取3000元交上去不就结了,厂里全报销。”
  四个月后,冯伟如愿以偿,拿到了驾驶证。一回到厂里,胡厂长就把车钥匙交到冯伟手中说:“以后你既是厂办主任,又是我奥迪车的专门司机。”
  开上了厂长专车,冯伟继续与胡厂长出入酒店、饭馆,整天觥筹交错。在这期间,冯伟还和岳岚举行了盛大婚礼。可惜,好景不长,只风光了一年,由于厂里的机械产品技术含量低,销路每况愈下,使一向花钱大手大脚的胡厂长不得不在厂里宣布说:“厂里境况已是举步维艰,以后对外应酬、接待,一律到厂招待所吃盒饭,不上酒水。”
  冯伟一听这话,顿时像霜打了的茄子秧——蔫了。少了公家的饭局,顿顿吃清汤寡水的饭菜,一点味道也没有,他酒瘾犯得实在不行了,只好去买几元钱一斤的酒来解馋。不过这酒和过去饭桌上那些名酒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有心掏腰包去买点高档酒来喝,但冯伟毕竟工资有限,特别是岳父退休,妻子岳岚又身怀六甲,不久就要分娩,还得冯伟花销。这天,冯伟忽然想到了胡厂长的一个致命弱点,不由冷笑一声:“哼!别看胡达民表面上廉洁,这个制度那个规定,都是聋子的耳朵,摆给一般人看的。胡达民虽不好喝酒,但他好色呀!我何不借鸡下蛋,从中捞一把呢?”
  这天下了班,冯伟本该送胡厂长回家的,待车停人出,胡厂长才发现,冯伟并没有送他回住处,而是将车停在了一家豪华练歌房门前。胡厂长大为不解,问:“小冯,你送我到这里干什么?”
  冯伟献殷勤地说:“胡厂长,你一天到晚为厂里上千人的生计操碎了心,也没个时间放松一下,让我这做秘书的都看着难受。今天我请客,你好好进去放松放松,精神饱满愉快了,才能更好地领导大家呀!”
  “那——”胡厂长迟疑片刻,半推半就说:“就下不为例吧。”
  胡厂长喝酒不行,进了练歌房,随着优美动人的旋律响起,他搂抱靓女,心花怒放,神采飞扬,如痴如醉,不一会儿便进入了状态。冯伟见了,忙给胡厂长安排了一个包厢,找来一个浓妆艳抹的小姐陪他。胡厂长不喝酒,饮料果盘茶点是少不了的。玩尽兴了要走时,胡厂长一挥手说:“小冯,去结账吧!”
  冯伟到吧台一看,账单共六百多元,他假惺惺地将手伸进衣袋掏钱,胡厂长一见,拦住他问:“你干什么?”冯伟说:“结账呀!”胡厂长一摇头说:“这种事哪能叫你掏腰包呀,开张发票,回厂报销吧。”冯伟等的就是这句话,但他仍假意说:“厂长,这样不好吧?说好我个人请客的。”胡厂长眼一瞪:“年轻人,你一个月能挣几个钱?别硬撑了,开票吧!”
  
1 [2]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1期 自酿的苦酒作者:刘金泉字体: 【大 中 小】
  第二天,冯伟拿着一张二千六百多元的发票,心里“突突”跳来找胡厂长签字。还好,胡厂长二话没说,大笔一挥,签上名字。2000元外块轻松地进了冯伟的腰包。双休日,他到商场买了两瓶价格昂贵的茅台酒,一瓶五粮液,回家喝了个爽快。喝着喝着,冯伟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岁月。从此,一到没酒喝时,他就故伎重施,不到半年时间,冯伟就从财务科多领出3万多元钱,而胡厂长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三 另显神通
  不久,胡厂长终因年龄偏大、经济问题和管理不善被免职了,上级又给冯伟所在厂调来一位名叫赵胜军的厂长。由于对赵厂长的脾气秉性不是很清楚,一开始冯伟不敢放肆,后来他千方百计从一家企业了解到,这赵胜军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在那里口碑挺好。冯伟一听,暗暗叫苦:“完了,这回自己可惨了!”果然,冯伟试探着引诱了赵厂长几次,可赵厂长唱歌跳舞没感情,搂抱小姐没兴趣,抽烟喝酒怕伤胃。这怎么办?难道喝酒的乐趣就此了结了吗?不,还得另想办法。
  冯伟在厂里虽然官儿不大,但能参加厂长办公室会议做记录,不时在厂长面前吹吹风,说个话还是管用的。况且,赵厂长一来,就把冯伟叫去说:“小冯啊,听胡厂长介绍,你这个同志工作蛮不错的,今后要继续努力,好好干,今后,凡一线部门上报的计划,统统由你先审阅,过关了再报给我。”
  有了这个特权,冯伟还怕什么呢?眼下社会上流行一句时髦话,叫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冯伟决定要利用好这个权力。
  工厂要裁员的消息一传出,当天,服务公司的汪经理就把冯伟请进了厂大门口的一家饭店,一边和冯伟喝酒,一边打听:“冯主任,厂里是不是要搞减员增效了?”
  冯伟佯装糊涂说:“是啊,凡年满50岁以上,有30年工龄的职工,都要一刀切内退回家。”
  汪经理神色一紧,问:“中层干部也一样吗?”
  冯伟察颜观色说:“不错。”
  汪经理的脸“刷”地变成一张白纸,说:“那我不也在线内了吗?哎呀,冯主任,你能不能在老板那儿替我美言几句?”
  冯伟故意问:“美言什么?”
  汪经理说:“让我再干四年。”“为啥?”汪经理苦笑着说:“我儿子正在北大读书,一年要1万多元费用。要把我内退了,我儿子的学费、生活费哪儿来呀?冯主任,求求你了,帮帮忙吧!”
  汪经理说着,几乎要下跪了。冯伟心里很惬意,但他故意皱着眉头说:“汪经理,这事有点难办啊!”
  汪经理说:“啥难办的事儿,在你冯主任手上还不是小菜一碟。这样吧,今晚我在市区最豪华的群龙居大酒店请客。”
  冯伟一听来了精神,说:“好,我帮你试一试吧!”
  汪经理叮咛:“不是试,而是一定要把事办好办成。”
  当天晚上,在群龙居大酒店,汪经理掏了1000元钱做东,请冯伟吃了一顿,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五粮液提了一瓶又一瓶。酒足饭饱,冯伟又被汪经理拉着进了洗浴中心,享受了一下港式敲背,真是舒服透了。
  第二天,冯伟把汪经理家面临的困难在赵厂长面前提了提。赵胜军想了想说:“汪经理在服务公司干得不错,一年还创出不少经济效益,他真有困难,可以考虑他干到55岁再退休。”
  冯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立刻把这个信息传给汪经理说:“老汪啊,你的事我已给你办妥了。”汪经理感激涕零:“谢谢你,冯主任!”冯伟一想不能便宜了他,就在电话里撒了个弥天大谎说:“这几天赵厂长的父亲正在省城住院,我帮你给了3000元钱呢。”汪经理一听,痛快地答应:“冯主任,你好心帮了我,我怎会让你为难。先口头谢一下,下班以后再见。”
  下班冯伟刚进家门,汪经理后脚就跟进来,一下塞给冯伟5000元钱说:“3000元是你帮我垫交的,2000元是对你的酬谢。小意思,别嫌弃!”
  冯伟假意推辞一番,收下了钱。第二天,拿2000元到大商城买了几瓶好酒,放在酒柜中。到了厂里宣布内退人员名单时,汪经理如愿以偿留用了。于是,汪经理把冯伟的神通在厂里传了个遍,来找冯伟办事送礼的人越来越多了。
  四 强取豪夺
  这天,一分厂王厂长报来一个改革方案,要冯伟尽快送到赵厂长手中。冯伟知道,一分厂是独立核算单位,经济效益不错,王厂长很在乎这个职位。等王厂长一走,冯伟连看都没看一眼,就把方案锁进办公室的抽屉中。王厂长等了半个月没回音,又来找冯伟问:“改革方案送来很久了,一点消息也没有,到底是咋回事呀?”冯伟打着官腔说:“方案我看过了,太笼统也太不具体,没有可操作性,退给你再重新修改一下。”
  王厂长接过冯伟递给他的改革方案,一头雾水地走了。三天后,他把修改方案交给冯伟,结果又被冯伟锁进了抽屉。王厂长等不及了,便直接要找赵胜军询问,冯伟急忙恶人先告状,对赵厂长说:“一分厂的王厂长向来目无领导,他那个改革方案只考虑到小团体利益,没有大局观念,本位意识太重了。他还说你赵厂长是冷血动物,没有一点人情味。”
  “什么?”赵厂长一听火冒三丈,接过冯伟手中的改革方案,几把撕个粉碎说:“叫他以后别来找我这个冷血动物。”
  有了赵厂长这句话,以后只要王厂长一来,就被冯伟挡住说:“赵厂长很忙,抽不出空来接见你。”
  王厂长碰了几次壁,只好低声下气求冯伟说:“冯主任,你可要出面帮我美言几句啊!”
  冯伟说:“王厂长,现在谁办事容易?如今是市场经济,谁不求个效益?”
  听冯伟这么一说,王厂长心里亮了。他不声不响地退出来,下班后来到冯伟家,将5000元钱硬塞给冯伟说:“老弟,不知者不为罪,我俩交个朋友吧!”
  “好说!”冯伟接了钱,脸上露出几丝笑意说:“好吧!明天我就把你们分厂改革的事,在老板面前提一提!”
  经冯伟第二天说情,一分厂的改革方案终于被赵厂长批准通过实施了。过后王厂长又花了一千多元钱,买了两瓶茅台、一瓶五粮液送给冯伟,以表谢意。
  王厂长的事刚办好,厂里又要聘任一批年轻干部。冯伟是评委会的当然成员,很多参加竞聘的大学生见他是厂长面前的红人,说话一言九鼎,都来找他打听消息。冯伟装作很讲原则,任何人来都说:“竞争是公平的,也是残酷的,都公平地参与竞争吧!”
  可是,在背地里,冯伟又冷笑着说:“哼,这次竞聘上岗,没我的认可,谁也别想进竞聘的圈子内。”
  这话吹进那些进步心切的年轻人的耳朵,一些人就投其所好,提着高档烟酒到冯伟家投石问路。冯伟嫌招人现眼,装出很清廉的样子说:“干什么?干什么?都提回去!你们哪是给我送东西,明明是送炸弹,想把我炸死才心甘啊!”
  年轻人就是聪明,烟酒不收,就采取迂回战术,借口到冯伟家串门,把事先准备好的钱塞给岳岚说:“这是我给小侄儿的见面礼,压岁钱。”
  积少成多,一下就收了3万多元钱。冯伟将送钱的人一个一个仔细掂量做了严格的筛选。认为有希望的,钱全部留下;没希望的,又让岳岚把钱给人家退回去。岳岚不乐意地说:“退回去?你是怕钱多了烧手是不是?”
  “妇道人家,真是头发长,见识浅。”冯伟眼一瞪说,“你不怕人家竞选不上,四处告状,那这钱不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了吗?”
  岳岚恍然大悟:“噢,你是说咱只收那些前途看好的年轻人的钱?”
  “当然喽!”冯伟得意洋洋,“这些人不用我帮忙说话,本身就是提拔的对象。这些钱也不少哩,一共2万多元了哩。”
  岳岚会意地一戳丈夫额头说:“你呀,真聪明!白得人家好处,连句帮忙话也不用说。”
  “哈哈哈……”冯伟大笑不止。万万没有料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冯伟的倒霉也倒在了酒上……
  五 作茧自缚
  这天,从事原料供应的商人饶魁找到冯伟问:“我手上有你们厂急需的生产原料,能不能给厂长说一说,进我们的原料?”
  冯伟知道好事上门了,故意沉吟了一会儿,面有难色地说:“这可是由主管供销的乔副厂长负责,我做不了什么主,更帮不上什么忙啊!你为什么不直接去找乔厂长呢?”
  饶魁说:“乔厂长那儿我去过了,水泼不进呀!有人推荐我来找你这神通广大的大能人,帮帮忙吧,事办成了,我不会亏待你的。”
  一听说有好处,冯伟眉开眼笑说:“那我去找乔厂长试一试。”
  乔厂长自然不敢驳冯伟的面子,冯伟叫饶魁来签订了供货合同后,饶魁为答谢他,独约他一人到市内一家大酒店吃饭。法国的人头马让冯伟喝着喝着心醉了。饶魁说话算话,也不亏待冯伟,酒过三巡,就塞给冯伟一个大红包。冯伟打开一看,哇!整整4万元。他假意推辞说:“饶老板,太多了吧?”
  饶魁连连说:“不多,不多,这是你应该得到的报酬。”冯伟把钱揣入怀中说;“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以后有什么难事,尽管来找我。”饶魁连连点头说:“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冯伟带着醉意出了酒店。饶魁因为临时有事,也没用车送冯伟,冯伟本想打的回家,可是已近凌晨1点,大街上出租车很少了,而回家的路也没多远,他就带着醉意一步三摇晃地往家走。走了不到200米,冯伟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路边休息。他左右扫了一眼,一辆停放在一家饭店门外的乳白色桑塔纳轿车映入他眼帘。冯伟喝酒喝昏了头,竟然胆大包天生出邪念:何不将这辆车开回家,而且将车卖掉又能赚一笔钱。
  昏了头的冯伟撬开了车门一头钻入车内。不料这晚的酒喝得实在太多了,他头重脚轻地上了车便支持不住了,手往方向盘上一搭,头一埋竟睡着了。
  不一会,冯伟被人摇醒了。他一睁眼,发现眼前不仅有愤怒的车主,还有几名头戴大盖帽的警察。原来是吃完饭的车主到车前发现了冯伟,忙用手机打110报了警。巡警立刻赶来,把冯伟这个笨贼逮了个正着。
  巡警一搜身,见冯伟怀揣巨款,以为也是偷的,便将他带到公安局审讯室,厉声问:“这4万元巨款是从哪儿来的?”
  一进这种地方,冯伟哪敢隐瞒,只好如实交待了4万元的来历。
  就在冯伟被依法判刑不久,他突然觉得肝区隐隐作痛。监狱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安排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让冯伟大吃一惊,他的肝脏由于酒精的长期侵蚀,已到了肝癌晚期,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3个月。得知这个结论,冯伟真是五雷轰顶!可此时后悔已晚,自酿的苦酒,看来他是喝定了!
  (责编:小川 摇图:刘秉贤)
  
[1] 2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1期 最终违约作者:王建华字体: 【大 中 小】
  一、临时变卦添条款
  苏州西南郊有个鼎鼎有名的养鳖大王,名叫吴安德,已近花甲之年,却仍身体健朗,两眼炯炯有神。农民出身的他苦苦经营了二十年养鳖事业,利用太湖广袤的水面,养殖各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水产,当然,主要还是以养鳖为主,如今他已是东方水产养殖集团的董事长,总资产近十亿元。
  吴安德中年才有的宝贝女儿名叫吴家苹,从华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去年去了日本留学。吴家苹的导师是尹修茨郎先生,尹修茨郎是东京国立医科大学的知名教授,已经七十多岁了,满头白发,清瘦健康。吴家苹和导师第一次见面时,尹修茨郎看到这个美丽纯情的异国少女,不觉怔了一下,冥冥中似乎和她好像在哪里见过,却一时又想不起来。
  尹修茨郎的孙子尹修小岛二十二岁,也在东京国立医科大学就读,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吴家苹结识了,他们互相之间颇有好感,吴家苹的日语早就过关,因此,两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非常通畅,关系也日益密切。
  一个周末之夜,吴家苹去尹修小岛家,一则为了向导师请教一些问题,二则是利用周末与尹修小岛聚会聊天。尹修茨郎家祖孙三代住在一起,是幢带有大片绿地和花园的豪华别墅式住宅。在尹修小岛家中,吴家苹第一次见到了他的父亲尹修都麻介,也就是尹修茨郎的儿子。

Prev | Next
Pg.: 1 ...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 279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