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很敬重店主为人性情豪爽,便挥毫道:“且为贵店写副福寿联吧。”言过联成:
降福降福降福降福降降福,
长寿长寿长寿长寿长长寿。
这对联贴上店堂前面楹柱,招引来许多人观看,可众人一看竟都是重复的字眼不知该如何来念,七嘴八舌地乱诵一通。众人纷纷向店主讨教,店主没甚学问,又怎能恰当解说?他猛然想起撰写者曾说过:“这楹对只有你们于大人能读得对。”店主把原话一讲,一传十,十传百,传言不翼而飞,很快传进束鹿县令于汝珍的耳中。于汝珍急急赶来瞻仰,才知道是当今皇上的御制联,心中感动不已。当地老百姓得知皇上来此私访并留下对联,这消息即刻惊动了远近城乡。店主尤为自豪,逢人便说:“皇上穿的是一身布衣,吃的是粗米糙饭,深入民间,明察暗访,真是个贤明之君啊!”由此,他的店名渐渐代替了地名。原来束鹿本是全国有名的皮毛集散地,自从崇祯帝亲书福寿联的佳话传开之后,天下人便只知河北有个廉官店,而不知有个束鹿县了。
崇祯帝写的福寿联难读,难就难在上下联的一字二音上。降,既读jiàng,又读xiáng;长,既读cháng,又读zhǎng.上下联又以这二字为主重复组合,所以乍看起来难理会,研读后又觉妙趣横生,并可以有多种读法。按民间流传下来的普通读法,对联是这样断句的;
jiàng福xiáng福, xiáng福jiàng福, jiàngxiáng福;
cháng寿zhǎng寿, zhǎng寿cháng寿, chǎngzháng寿。
在历代封建王朝中能在民间留下佳联妙对的帝王,为数不多,崇祯帝的福寿联,也许是绝无仅有的吧。当人们问及什么叫“xiáng福”时,据老人们解释说是享受或支配福分的意思;问及什么叫“zhǎng寿”时,他们解释为健康、成长的意思。读者朋友,你能将这副对联的意思完整地解释一下吗?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17期 购玩具作者:云 兰字体: 【大 中 小】
赵、钱、孙、李四位女性是要好的朋友,同时也都是猜谜的能手。“六一”儿童节前夕,她们一道去为宝宝买玩具,一路说笑着来到了“慧童”玩具店。一进店门,就遇见今年元宵节灯谜晚会上结识的谜友包国珍。小包原是这儿的售货员,在选购玩具时,她们自然又以谜语进行交流了。
赵女士说要买一只“骨也零零星星,皮也薄薄轻轻,问它什么疾病,原来火毒攻心。”
包国珍不直接说出物品,而是以谜猜谜地笑着说:“脸上红彤彤,肚里亮晶晶,笑迎节日到,高挂喜盈盈。”说完没把玩具拿出来。
钱女士接着说,她要买“一位胖子真稀奇,生来有个怪脾气,不打不作声,越打越欢喜。”
包国珍听了一笑说:“你要的是小鼓吧?”
孙女士凑上来说,她要买:“一物生得奇,瘦得只有皮,你想让他胖,一定要生气。”包国珍沉吟了一下,给她送上一个气球,乐得孙女士笑不拢嘴。
李女士一看也开口了,她要买的是:“老翁精神好,整天不睡觉,身小力气大,谁也推不倒。”
包国珍微微一笑,又给赵、李都送上所购之物。四人一见,都不由会心地笑了,齐夸包小姐聪慧过人!
读者朋友,你若有兴趣请猜猜,赵、李二人各购什么玩具?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17期 评《飞不起的凤凰》等6则作者:刘少林等字体: 【大 中 小】
■ 《飞不起的凤凰》(0507·A版)是一篇很到位的佳作,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起。主人公危小凤是偏远山村的孩子,想读书,想改变现状,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么多无聊无奈,屈从命运安排,最后“我要上学”听起来让人心碎。同是主人公的袁月晴虽说出生在父亲是乡长的家庭,可以沿着父亲铺就的并不光彩的大道走下去,可惜最终还是受不了良心的谴责,成为假冒的牺牲品。通篇故事读来启迪心扉,令人深思,可以改编拍摄成电视剧。湖南新宁县读者 刘少林
■ 《“绑架”县长》(0506.A版)是一篇非常值得一读的佳作。一是故事题目新颖,一看到“绑架”二字,就会让读者联想到警匪片中的黑社会和让人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触动读者的阅读神经,提高阅读兴趣;二是被“绑架”的人物身份特殊,是堂堂的一县之长,这就给读者造成悬念:人们为什么要“绑架”县长?三是“绑架”县长的动机高尚,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能让县政府拨款,维修水库,加固大坝,造福人民;四是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朴素,读后让人久久难以忘怀;五是故事紧扣时代脉搏,可以作为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篇活教材,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山东省枣庄市读者 王逢卫
■ (0507·A版)刊登的《借条》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官场故事。目前,描写官场生活的短故事中,反映阴暗面的多,写得也很到位,讽刺的效果也不错;而正面讴歌的却较少,出彩的也不多。这个短故事发生的前后时间很短,却一波三折,从刘副局长心脏停止跳动,到漂亮的打字员拿出借条,似乎局长的“性丑闻”就要出现。这时,作者笔锋一转,又让刘副局长来了个“回光返照”,他张了张嘴还是没说明自己打借条的原因。读者这时仍然心存疑问。作者安排财务科小李道明了事实的真相,原来刘副局长借款为的是希望小学,一个正面形象就跃然纸上。
文似看山不喜平,才下峻岭又高峰;《故事林》里看故事,悲欢离合总关情。
山西省大同市读者 孙明喜
■ 《冒充小偷》(0507·A版)是一篇带点儿黑色幽默的讽刺故事。故事主人公因爱占便宜,为了得到失主几万元的重谢,一念之差,冒充小偷,不想竟中了失主圈套,把自己买彩电的3000元钱搭进去不说,险些还背了个“贼”的臭名。故事告诫人们:一念之差,有时会铸成终身大错,悔之晚矣!
四川省射洪县读者?摇王长绪
■ 《新来的邻居》(0507·A版)这篇故事中,通过退休警察老冯和老伴金姨对张姨及小儿聪聪的关心照顾、帮助开导,表现出老冯和老伴的心灵美。老冯虽然退休了,但思想并没有退休,用自己的行动转变了失足者家属张姨的爱面子思想,解除了张姨的种种顾虑,使张姨深感生活有望,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没有一点受歧视的感觉,使张姨对党的政策深信不疑,今后她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这篇故事短小精悍,耐读,易传,无形中宣传了正气,宣传了党的政策,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故事。河南省商水县读者 史学敏
■ 《孟母三迁》是古代的故事,而(0507·A版)《新来的邻居》是今天的故事。但这里边的母亲,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而改变生活环境。但改变生活环境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应该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在当今社会里,因家庭教育方法实施不当,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这应该值得每一个家长和老师的重视。贵州省安龙县读者 郑绍林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18期 为了孩子等12则作者:叶 丹 陈 丰字体: 【大 中 小】
为了孩子
“爸爸,晚上我们去看马戏吧?”
“儿子,爸爸没时间。”
“听小朋友说,马戏团里有一位不穿衣服的阿姨在老虎身上跳舞。”
“那好吧,咱们一起去,我很久没有看老虎了。”
先后有序
丈夫无精打采地对妻子说:“这月的钱我们快花光了,可还没交电费、医疗费,看来只能交一笔了。你说我们先交哪一笔呢?”
“当然是电费了。医疗费就是先不交,大夫们也不能把我们的血管掐断吧!”
并不奇怪
妻子眼泪汪汪地对丈夫说:“记得前几年,你对我是那样体贴,那样温柔。而现在呢?你动不动就发脾气……简直成了两个人!”
丈夫哼了哼鼻子:“前几年?前几年那是因为咱俩还没结婚。”
真开心
先生要带太太去欧洲玩一个月,告诉她将要去看巴黎的圣母院,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太太听得眉开眼笑,说:“我真是太开心了!我盼望了那么久,想想看,整整一个月我都不用煮饭、做家务……”
申请报告
大学校长看过物理系主任交上来的第二年经费申请报告后,叹气说:“你们怎么总是要买那么多昂贵的设备?你看数学系只要纸、笔和橡皮。”
想了一会,校长又补充道:“哲学系要的东西更少,连橡皮也不要。”
切洋葱的诀窍
两个年轻的家庭主妇在交谈,其中一个说:“我找到一种切洋葱不流泪的好方法。”
“什么好方法?”
“让丈夫去切!”
妻子的埋怨
一对结婚40年的老夫妻在谈话,妻子埋怨说:“你没有以前对我好了!你以前紧挨着我坐时,总喜欢用牙齿轻轻地咬我的耳朵。”
丈夫答道:“这好办。”说完就起身走出房门。
妻子忙问:“你去哪儿?”
“我得去取我的假牙。”
换了一个胆大的
“快下来!”一群刚上飞机的旅客被空服人员叫了下来,有人就问发生了什么事。
“机件坏了,待修,对不起!”
不到5分钟,刚才那个空服人员对大家说:“好了,现在请大家上机!”
“这么快就修好了?”有人问。
空服人员微笑道:“先生,您误会了。飞机没修,但换了一个敢开的来了!”
挡住了视线
某日,一女士在公园乘凉,发现有一个作画的年轻人一直在注视她。于是她摆出了个极自然的姿势,一动不动地站着,以方便他作画。
约半小时后,那位年轻人朝女士走来,很不好意思地问她准备什么时候离开。她大方地说:“你别担心我,你尽管画吧!”年轻人更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说:“小姐,很抱歉,你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没法画下去……”
没被侮辱
一位新推销员在一位老推销员面前诉苦:“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受人侮辱。”
“那太糟糕了。”老推销员深表同情,“我没有体验过那种情况,在我三十多年的旅行、推销生活中,我拿出去的样品曾被人扔出窗外,我自己也曾经被女人轰出去过,被男人推出门外,还曾被人一拳打在背上。但我想我比你还是要幸运一些,毕竟我从来也没有被人侮辱过。”
孤 独
“我好孤独啊!”一位老人对他的朋友说,“在这个世界上,我除了一只小狗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亲人了。”
朋友十分同情地说:“那么,你就再养一只小狗吧。”
形 容
某君把自己容貌姣好的妻子比喻为一个花瓶。妻不满,道:“我天天给你煮饭吃,你这样形容我有点不恰当吧?”“喔,对了,”丈夫醒悟道:“应该把我心灵手巧的妻子形容成一个精致的、美观的——饭桶。”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18期 神秘来信作者:张 伟字体: 【大 中 小】
有消息传来,最近县委要从局级干部中挑选两名当副县长,马局长心里很不平静,坐卧不宁。他深知官场这一套,“朝中有人,胜过金银。”要是上面有人帮忙,凭他的能力,肯定能提拔重用。花钱他倒不怕,就是上边没人撑着。
一天早上,马局长无意中发现值班室里有一封来自省委组织部的信件,是寄给董青石的。董青石原在局财务室工作,由于董青石在马局长报账时,坚持原则,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同马局长顶撞。马局长采用调虎离山计,以信访工作特别重要为理由,把董青石调到新成立的信访办公室。董青石不愧为一块晶亮的青石,他不论干什么工作,都是认真负责,他把信访工作搞得井井有条,上级多次表彰他。
马局长见到这封发自省委组织部的信,心不由一沉,难到董青石上边有人?他仔细一想,怪不得董青石最近走路腰板挺直了,脸上堆满笑容,比以前神气多了。
此后,马局长每回路过值班室时,几乎每周都能看到一封省委组织部寄给董青石的信。这证实自己的想法,董青石上边有人,这些信件肯定是秘密交流,说不定就是来调查自己的情况呢!
马局长思来想去,觉得很有必要去“巴结”他,他想到董青石家走一趟融通一下关系。可以什么理由去呢?马局长犯了难,他后悔当初对董青石下手太狠了。
猛然间,他想到前些时候办公室的同志对他说过,董青石的爱人患有慢性病,要他一块去看望,他不想去,故意推脱了。现在就以这个为理由去吧!
马局长让办公室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品,又带上人家送他的贵重烟酒,走进了董青石的家。
董青石和爱人看到局长来到他家,惊诧万分。因为这么多年,马局长从没进过他家的门。于是,董青石就让爱人准备饭菜招待马局长。
马局长边吃边打量董青石的家。他突然发现,那几封来自省委组织部的信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一个很显眼的地方。看见信,马局长的心不由得颤动起来。
酒过三巡,马局长指着屁股下破烂不堪的沙发对随行的办公室主任说:“青石同志家庭这么困难,你咋不跟我说一声?你马上找人,把局里多余的那一套家具拉到青石同志家里来。”
“不!马局长,你能来我家,我已感激不尽了,咋能要局里的东西呢?”董青石着急地说。
“青石同志,这你就见外了。当领导的不关心同志就不是好领导。”马局长拍了一下董青石的肩膀,“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因为这一段信访工作你搞得相当出色,局里决定让你去当业务科科长。”
董青石吓了一跳,他诚惶诚恐地说:“局长,我还是继续干信访工作吧,业务科长我恐怕干不了!”
“什么干不了?你的能力我看出来了,再说,这是组织上的决定,你必须服从。甭说了,明天就上任。”马局长涨红着脸说。
从此,马局长心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心情格外好。他打算再过几天,让董青石带他去见一见省委组织部那个寄信的神秘人物。
一天,董青石来找马局长,小声地说:“局长,我知道你很关心我,我想请你帮个忙,我女儿年纪大了,能不能帮她找份工作?”
“好说好说,”马局长热情答应,问道:“你女儿现在干啥?”
“不瞒你说,女儿在城里给人当保姆!”董青石不好意思地说。
“什么?你咋不早说,就让娃回来吧。咱这么大个局,难道还无你女儿容身之地?”马局长接着满脸堆笑地问道,“你和省委组织部那个领导关系很铁,如果有更好的岗位,他应该也会帮忙吧?”
“我这人没靠山,省委组织部的领导我一个都不认识。”董青石如实地说。
“你说啥?那省委组织部里谁经常给你写信?”马局长急了。
董青石傻傻地笑了一下,说:“是这样的,我女儿给省委组织部档案室看门的刘老汉家当保姆,前一阵,他关心我女儿她妈的病,每周就把在省城收集到的好药方寄给我,让我去抓药——”
马局长听不下去了,只觉得浑身冰凉。他一手捂着头,一手不停地摆动:“好了好了,我有点头晕,你快出去吧……”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