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同学们大吃一惊,明白过来后急忙高喊:“小心!有车!”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刹那间,刘睛睛已经冲到了马路中央。这是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就听“吱——”“吱——”“吱——”一连串的紧急刹车声后,“砰”的一声,一个人影被撞得腾空而起。目睹惨剧的同学们都吓傻了!
  对面卖唱的瞎子夫妇也呆住了,他们隐约听到了有人在叫“爸爸”“妈妈”,在刺耳的刹车声中叫声戛然而止。瞬间的寂静后,众人纷纷奔向出事地点,嘈杂声中有人在嚷嚷:“快去看看,出车祸了,出车祸了!”瞎子夫妇懵了,“爸爸”“妈妈”的喊声在耳边回荡,“是小睛,是小睛!”那女的忽然全身颤抖,绝望地尖声狂叫:“小睛——”不顾一切地冲上马路,幸亏出事后马路上的车辆都减了速。在“砰”地撞上一辆紧急刹车的汽车后,终于有人把她扶到出事地点。当瞎女人颤抖着双手摸到地上那张熟悉的血淋淋的面孔时,突然晕厥在地,人事不醒。倒在血泊之中的正是他们夫妇的“眼睛”——女儿睛睛。
  
  二
  
  刘睛睛的同学们谁也想不到,拥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的刘睛睛,父母竟是一对盲人。
  刘睛睛的爸爸叫刘光明,从生下来就没有看到过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他是在一家街道办的福利工厂里结识了同样目不见物的姑娘张幸,两个不幸的人成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婚后第二年,张幸就怀孕了,两个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忐忑不安地到医院请教了医生,医生告诉他们说:“像你们这种情况,后代是盲人的机率很大。”两人顿如被兜头浇了一瓢凉水,想到生活在黑暗世界里的痛苦,刘光明夫妇经过反复考虑,都不想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不幸,就毅然放弃了为人父母的权利。
  没有孩子的生活是有缺憾的,更是孤独寂寞的。好在夫妻二人都心灵手巧、聪颖过人,刘光明自幼喜欢各种乐器,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生活在黑暗中的他,在声音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乐土。婚后,张幸受他感染,很快也进入了这个天地。那时候,残联经常举办联欢活动,张幸的嗓音特别甜美,对歌曲的领悟力也强,很快成了小有名气的残疾人业余歌手。两人夫拉妇唱,日子就在悠扬的二胡声中悠悠度过。
  幸运的是,过了几年,有好心人为他们送来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当得知小女孩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后,刘氏夫妇喜不自禁,给孩子起名“睛睛”。自此,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睛睛在小时候,最喜欢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里,睁着一双天真明亮的大眼睛,向他们描述自己眼中的景象:“天是蓝的,草是绿的,花儿是红的……爸爸是英俊的,妈妈是漂亮的,你们的小睛是听话的。你们虽然看不见,可我就是你们的眼睛,我要给你们当一辈子眼睛。”每当这时候,爸爸妈妈总是高兴地开怀大笑,称女儿是夫妻俩的眼睛,他们的眼前阳光明媚,似乎真的就看到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平静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转眼间刘睛睛已经上了高二。这期间,外面看不见的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氏夫妇的不幸也降临了,这一年,他们所在的那家福利工厂垮掉了!
  虽然政府每月给他们一家二百多块钱的救济,但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三口之家来说,二百多块钱能干什么?何况,女儿马上就要面临高考,随即而来的上大学那昂贵的学费、生活费怎么办?那些个夜晚,当女儿在学校里上晚自习的时候,凄苦、悲伤、婉转的《二泉映月》的曲调在夜空里反复回荡,连路人听了也不由得愁上心头。
  世上没有任何一种不幸可以令热爱生活的人趴倒,在经过短暂的绝望之后,很快,一个主意便在盲人夫妇的心中萌生了——跟瞎子阿炳一样,卖艺去!起初,两人都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要是女儿的同学知道了她的父母在沿街卖唱,会怎么想?以前他们在福利厂上班的时候,就有人慕名找到他们,请他们参加鼓乐班为婚丧嫁娶当“吹手”,当时女儿坚决不同意,说“吹手”下贱,会被人耻笑。可是那时候他们还有一家工厂可以容身,现在,除了女儿,刘光明夫妇已一无所有。两人经过商量后,决定瞒着女儿,到外地去卖艺谋生。
  于是,他们就故作兴奋地对女儿说,他们在一家正规的残疾人艺术团找到了工作,需要经常到外地演出。他们说的这个残疾人艺术团确实存在,不过早已停止运转了。不过这一点刘睛睛不知道,她马上相信了,高兴地跳起来欢呼道:“爸爸妈妈当上演员啦!”她是从内心里为父母感到高兴,爸爸妈妈那么多才多艺,早该有伯乐发现他们啊!
  从那以后,刘光明夫妇为了生活,为了女儿的将来,开始了艰辛的卖艺乞讨之路。因为父母经常不在家,刘睛睛住进了学校,后来,她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刘睛睛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的泰山之行,竟意外地看到了自己的父母,而且他们是在街头卖唱,弯腰曲膝地向人乞讨。
  
1 [2]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4期 我是你的眼睛作者:黄 胜字体: 【大 中 小】
  
  三
  
  三天后,当刘睛睛醒来时,她的眼前一片黑暗,头上、眼上都蒙了厚厚的纱布。医生刚给她做完了开颅清除淤血的手术,她已经整整昏迷了三天。意识恢复后,她顾不得满身的剧痛,伸出手摸索着,嘴里呼喊道:“妈妈……”她的手碰到了一只宽大的手,被紧紧握住,是爸爸欢喜万分的声音:“小睛,你终于醒了!”
  “爸爸,妈妈呢?”刘睛睛着急地问。
  “你妈妈被你吓坏了,在隔壁病床上躺着。你放心,她要是知道你醒过来了,很快就会好了。”
  “爸爸,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你们原来是靠卖唱供我……挥霍,我……我对不起你们!”她痛哭失声,“我真是蠢呀!早该知道你们是在骗我……”
  从爸爸妈妈当上所谓的“演员”后,收入就高了。刘睛睛常常幸福地想,幸亏爸爸妈妈的那家小福利厂破产了,要不然的话,她上大学那些昂贵的学费、生活费还真没地方筹去。现在可好了,只要她打电话要钱,无论要多少,总是很快汇到,让她在同学当中风光无限。她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些年来她花的钱,都是父母沿街卖唱乞讨所得。
  刘光明歉疚地对女儿说:“小睛,都怪爸爸妈妈,要是知道你会到泰山去旅游,说什么我跟你妈也不到那儿去,把你害成这样不说,还让你的同学都知道你的爸妈是瞎子。你回学校后,就告诉他们说我们其实是你的养父母。”
  刘睛睛紧紧握住爸爸的手,哽咽道:“不!你们是我的好爸妈,以前都怪我不懂事,伤了你们的心。”
  刘光明爱抚地拍拍女儿的肩膀,告诉她说:“不是的,你真的是我们领养的。你现在大了,也应该知道了。”
  顿时,刘睛睛如闻晴天霹雳,一下子呆住了。怔了好半天才拼命地摇着头说:“不是的,爸爸……你肯定是在生我的气,故意来骗我。”
  刘光明说:“是真的,你是个孤儿,我和你妈怕自己的后代也是瞎子,没敢要孩子,便领养了你。”他把往事从头至尾细说了一遍,说完后道:“其实,在我们的心目中,你就是我们的亲生女儿。”
  刘睛睛听傻了,爸爸不像是在说谎。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是爸爸妈妈抱养的孩子,原来,养父养母这些年来是为一个跟他们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倾注了全部心血,如今又在为自己辛辛苦苦地沿街卖唱,而自己……刘睛睛禁不住心潮激荡,动情地狂喊道:“不!我是你们的亲生女儿!我要告诉所有同学、所有人,我是你们的女儿,还要告诉他们,我的爸爸妈妈虽然看不见,但他们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最可敬的爸爸妈妈!”
  爸爸欣慰地笑了,一双枯目中也泪光盈盈。过了一会儿,他拭探着问:“小睛,你被纱布捂着眼,看不到东西,会不会不习惯?”
  “没事,虽然现在我看不到,可我能感觉到呀,一样可以做你的眼睛。我告诉你,病房的墙是白的,外面的天是蓝的,草是绿的,爸爸你还是那么英俊……”可是,她看不到,在她说话的时候,有泪水从爸爸的眼睛里流了出来。
  
  四
  
  半个月后,蒙在刘睛睛眼上的纱布摘掉了,可是她的眼前仍是一片黑暗。由于视觉神经受损,她永久地失明了。刘睛睛没有绝望地大哭大叫,她异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只是歉疚地对身旁的爸爸妈妈说:“对不起,爸爸、妈妈,我当不成你们的眼睛了。”
  刘光明夫妇其实早就从医生那儿知道了这个结果,这些天来一直在为她担心。他们拥抱着女儿,泣不成声:“好孩子,我们俩已习惯了在黑暗中生活,以后,让我们来做你的眼睛!”
  两行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流进了阿睛的嘴里。无边的黑暗之中,她细细地品味着眼泪的味道,咸咸的,甜甜的。她明白了,这就是黑暗的味道,无奈与苦涩之中,夹杂着令人心醉的甜意——那是醉人的爱!
  第二年的“五一”长假,泰山脚下那家叫作“客再来”的小餐馆的对面,那对卖唱的瞎子夫妇又出现了。不同的是,这次他们是三个人,多了一个面容清秀、眼睛大大的姑娘。饭店的老板特意跑过去捧场,当姑娘圆润深情的歌声响起时,这个五尺高的汉子也被她的这首老歌《爱的奉献》感动得热泪盈眶……
  
[1] 2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4期 梨花镇轶事作者:朱德谟字体: 【大 中 小】
  
  福建沿海有一个小镇,叫梨花镇,这里民风淳朴,环境幽静。随着海峡两岸不断开放,梨花镇也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这天中午,梨花镇上来了一位客人,手拎一只黑色公文包,身穿一套纺绸衫裤。此人姓陈名三元,人长得也真是“三圆”,而且还是大三圆小三圆。大三圆是头圆肚圆身体圆,小三圆是眼睛圆鼻头圆外加一副金丝边眼镜圆。
  时间临近中午,陈三元肚皮里“咕噜噜”叫起来。他圆眼睛四周一看,前面恰巧有家饭店叫三元酒家,装修得也有几分气派,就信步踱了进去。刚刚落座,促销小姐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先生吃饭啊?要不要来点酒,我们这儿有各种洋酒:‘人头马’、‘马爹利’、‘白兰地’。”
  “不,我不喝洋酒,来杯饮料就可以了。”
  “先生,洋酒不喝喝点中国名酒吧?有‘茅台’、‘汾酒’、‘五粮液’。”促销小姐十分殷勤。陈三元不由有点生气:“啊呀,小姐,我是滴酒不沾的,你不要再来推销了。”
  “噢,先生不喝酒啊,那就来杯饮料吧?”促销小姐不再多言,礼貌地退了下去。陈三元点了几样小菜,又点了本店自制的特色点心“三口酒酿”。小菜清新可口,色香味俱全,酒酿盛在酒盅里,却不过两三口,真正是名符其实的三口酒酿。量虽少,味道却别具一格,陈三元酒虽然不喝,酒酿却是连吃了三碗,意犹未尽,便叫小姐再来三碗。促销小姐却走上来劝阻:“先生,你已经吃了三碗酒酿,就不要再添了。”
  “什么?不要再添了?你这是什么酒家?有生意不做,你以为我没钱要吃白食啊?我有的是钱。”
  促销小姐忙陪笑脸解释说:“先生,你误会啦!我不是这个意思。这酒酿是本店特别酿制,入口清冽香甜,但后劲很足,对一个不喝酒的客人来说,三碗是个极限。曾经有个不喝酒的客人不相信,硬是吃了四碗,结果酒酿后劲发作,这位客人出门不久便醉倒在路旁。所以本店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对不会喝酒的客人限量三碗。”
  “噢,是这么回事,难得难得,有钱不赚反替客人着想。”陈三元听罢促销小姐的解释,点头称是。看来这家酒店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盈利为唯一目的。
  陈三元吃得心满意足,走出酒家,一路浏览小镇风貌。不知不觉走出了梨花镇。周围视野开阔,都是绿色家园,与热闹的商业街道相比,别具一番风味。他索性沿着乡间小路一直走下去,欣赏田园风光。前面是一片瓜田,绿叶丛中,一只只黄金瓜圆滚滚煞是可爱。刚才在三元酒家吃的“三口酒酿”确实有点后劲,此时只觉得喉咙口一阵阵酒香冲出来。他两颊渐渐泛红,十分燥热,眼见脚下这一只只圆滚滚金灿灿的黄金瓜,真想摘一只尝尝,一定是又香又脆又甜。可左右一看,却不见一个人影,若趁没人摘一个黄金瓜吃,岂不是成了偷瓜贼?不行,瓜是不能偷的,可此时偏又口渴难忍,怎么办?他想了片刻,有了:当年红军路过老乡的红薯田,吃了一个红薯,不是在红薯藤下压了一块银元吗?现在自己想要吃一个黄金瓜,不妨学学当年老红军。于是便摸出一张10元人民币,压在一个黄金瓜下,就算出10元钱买一个黄金瓜吃吧。
  
  他选中了一个又大又圆的黄金瓜,蹲下身刚想伸手摘,突然一只癞蛤蟆跳过来,正好跳在他选中的那只黄金瓜旁边,把他吓了一跳。癞蛤蟆胆大,看见人也不怕,两只蛤蟆眼睛骨碌骨碌对着他望,好像当他是个偷瓜贼。他正想拣块石子赶走这只讨厌的癞蛤蟆,突然背后有人猛喝:“做什么!想偷瓜吃?”
  陈三元回头一看,只见走来一个老伯伯,知道是看瓜人吃罢饭回来了,连忙解释道:“老伯伯,你不要误会,我不是要偷瓜,我路过此地,实在是口渴难忍,想买一个黄金瓜吃。我在瓜下面压了10元钱,不信你可以看一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老伯伯看见了压在黄金瓜下的钞票,点点头说:“唔,看你这个大胖子,人倒还蛮老实。不过这瓜你不能吃。”
  “怎么,嫌10元钱太少?那我再加10元钱。”
  “不行,你加再多的钞票我也不能卖给你吃。”
  “为什么?”
  “先生,你难得到我们乡下来,路过我瓜田,不要说想吃一个黄金瓜,就是要吃十个八个,我老汉也不会收你一分钱。只是这批瓜现在还没有成熟,大概还要过半个月才能摘。我这瓜是品牌瓜,名叫‘六条黄金瓜’,成熟后比蜜甜,可现在吃又生又涩,岂不坏了我的名声?”
  “噢,是这样啊,可我、我……”陈三元咽了一下口水,一时也无可奈何。老伯伯看出了他的窘迫,笑道:“先生你一定很口渴吧?喏,我带着大麦茶,你尽管喝。”说罢递过来一把茶壶。陈三元也不推辞,仰起脖子“咕咚咚”猛喝了一阵,只觉得浑身舒畅。他把老伯退给他的10元钱递过去略表谢意,老伯脸色一变:“怎么?喝碗大麦茶还要给钱,看不起我们乡下人是不是?”
  “哦,不、不,我只想表表谢意,老伯你不要误会。”
  “那你把钱收回去。你到我们乡下来就是客,不要说喝碗大麦茶,再过半个月来,我包你黄金瓜吃个饱。”
  “好,好,好,过半个月我一定再来。老伯,我顺便问一下,你田里的青蛙怎么特胆大,见了人也不怕?”
  “哈哈哈!你问这个嘛,青蛙是被保护动物,我们这里人人都爱护它,它见了人自然也就不怕了。”
  “噢,原来如此,哈哈哈!”陈三元也不由笑了起来。
  告辞老伯后,大麦茶的余香仍然留在唇齿之间。陈三元想,若是开一家中国大麦茶饮料公司,在国外一定能打开销路,回去后找人好好商量商量。一壶大麦茶喝下去,喉咙口是舒润了,但那一股酒香却不断从喉咙口泛出来,再加上田野的风一吹,陈三元只觉得有点晕乎乎。幸亏刚才那位促销小姐及时阻止,若自己贪口再吃几碗,只怕现在要醉倒在田间小路上了。前面有一棵银杏树,他决定到银杏树下歇一歇。
  陈三元刚刚在老树根下坐定,眼皮就有点沉沉的抬不起来。前面跳跳蹦蹦走来两个红领巾小朋友,看见银杏树下坐着一个胖子,浑身圆滚滚,觉得很好玩,就在路边扯了根蟋蟀草想逗他玩。陈三元觉得鼻孔里痒痒的,不由打了个喷嚏,伸手一抓,却抓住了小朋友背上的书包。小朋友大叫:“我的包!我的包!

Prev | Next
Pg.: 1 ...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 279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