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一走,他就奔了车站,到了市里还不到11点,他赶到火车站正好11点半。永刚留了个心眼,先在远处看了看,远远地,果然看见候车室右边的台阶上站着个女子,披肩发,长得很漂亮,只是穿得有些过于鲜艳。他心里一阵激动,便向她走了过去。
  到了跟前,女子看着他微微地笑。他说:“我是‘美丽少年’,你就是‘激情少女’吗?”女子不说话,还是看着他笑。他伸出手去,说:“握握手好吗?”女子还是不说不动。他有些尴尬,这时候他发现周围卖东西的人都站了出来,乐呵呵地看着他们俩。永刚的脸有些红,便说:“我老远跑来了,我们找个地方聊聊好吗?”这时候,女子伸出手来,竟然来摸他的脸。周围的人都笑了,还有一些人渐渐围了上来。他连忙把女子的手挡住,说:“这里这么多人,我们还是找个地方吃饭吧,我请你!”谁知女子就是不说话,还要来摸他的脸。周围的人笑得更厉害了。
  永刚有些受不了,拉住她的手就要走,女子还是一动不动。这时候一个卖报的老人过来了,他问永刚:“你们认识?”永刚点点头。老人又问:“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啊,你们最近见过面?”永刚摇摇头。“那就难怪了,”老人说,“我看你啊也不是那种人。看来你还不知道,她一直在这里干那种事,就是拉客。后来让家里知道了,打了一顿,把她赶了出来,她就疯了。神经不好,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就站在这个地方不说也不动。哎,多好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小伙子,还是赶紧走吧,别在这里丢人了!”
  永刚的头一下子炸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头也没抬,在人们的哄笑声中逃离了火车站。
  晚上到了家,荷花还没回来。他打开电脑,QQ上有“激情少女”的留言,一看,只有两个字:“傻B!”
  从此以后,“激情少女”再也没出现过,永刚也再没上网聊过天。
  (责编:何碧)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抓阄作者:俗 文字体: 【大 中 小】
  解放战争时期,蒋家王朝不甘心失败,到处拉伕抓壮丁,推行“五抽二、三抽一”的征兵政策,补充兵源,垂死挣扎。
  且说皖东大姚庄的姚老汉家有三个儿子,老大姚荣仁厚多病;老二姚勇虽是身强力壮,可他是全家的顶梁柱,犁田耙地、抛秧撒种等农事重活全靠他;老三姚贵虽然聪明伶俐,可他刚满八岁,是个牧童。全家五口人不愁吃不愁穿,就愁抓壮丁。
  一天,乡长传令姚老汉去乡政府开会。会上,乡长对姚老汉说:“本乡摊派的壮丁还差一名,你和张富贵两家都是三个儿子,其中必须抽一个去当兵。”他见姚老汉愕然,接着解释道:“张富贵虽然是我岳父,但我办事历来大公无私,为了公正,明天我写‘去’、‘留’两个纸阄,由绅士们作证,你与张富贵前来拈阄,拈到‘去’字就选送一个儿子去当兵。”
  姚老汉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将妻儿们叫到厅堂传达乡长的旨意。大儿子和二儿子一听,顿时慌恐起来,都不愿去当兵。姚老太太一听,急得边哭边说:“乡长怎么会让他小舅子去当兵,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要我儿子去吗?”姚老汉也知道抓阄是乡长设的圈套,因为前几次张家与别人家抓阄,结果都是张家未抓到“去”字,这里面肯定有作弊。姚老汉明知抓阄有鬼,可又无计可施。一家人急得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傍晚时,小儿子姚贵放牛回来了。他知道情况后,开动脑筋,想着想着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便向父亲如此这般地说出一个妙计。姚老汉一听,喜出望外,连连点头称妙。
  翌日上午,姚老汉到乡政府,按照小儿子所说的妙计行事,果然灵验,免去壮丁之难。姚老汉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一说,全家人都称赞姚贵是神童。
  你知道神童的妙计吗?
  原来乡长写的两个阄都是“去”字。姚老汉先抓一个纸卷吞下肚里,剩下一个是张家的,打开一看当然是“去”字了。
  (责编:龙友)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特殊的新娘作者:胡光华字体: 【大 中 小】
  当企业改制买断工龄的消息传来时,超飞公司的员工无不感到深深的失落与无奈。常言道:“树倒猢狲散。”眼看着大家再过一个月就要各奔东西了,黄明心头的“难言之隐”一天比一天沉重,一连十来天茶不饮饭不思,身体日渐消瘦。
  朋友们以为黄明怕下岗后找不到工作才心情不好,纷纷开导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然而,朋友们的苦口婆心丝毫没有起到作用,黄明依旧天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过了个星期黄明突然换了个人似的,成天乐得合不拢嘴,像个弥勒佛。更令人称奇的是,几天后公司里人人都收到了黄明送来的印着红双喜的大红请柬。
  一时间,同事们有些回不过神来,人人皆叹:这小子向来都是形影相吊,茕茕孑立,从没听说过他有女朋友,怎么突然说结婚就结婚了?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他平时不吭不哈的,没想到还瞒得这么严!
  黄明婚礼那天,宾客盈门,盛况空前。有人粗略算了算,宴席不下60桌。
  接下来更让同事们大惑不解的是,从婚礼第二天起新娘便不见了。有人关切地问黄明:“你老婆哪去了?”黄明总是答:“我老婆工作忙,回单位上班了!”人家再问:“工作再忙,不是也有婚假吗?”他便这样跟人家解释:“人家单位是保密单位,哪能随随便便请假?”当有人问及他爱人在哪上班时,黄明要么以“保密”搪塞,要么干脆三缄其口,搞得神神秘秘。
  一天,公司人称“花花公子”的杜江到城里一家名叫“勿忘我”的发廊按摩,恰巧遇上了黄明的妻子。杜江尴尬地搭讪道:“嫂子,新婚燕尔怎么舍得抛下老公一个人跑到这里来?”那个女人听了莫名其妙地反问:“先生,我哪来的老公?我是按摩女,不在这里还能在哪里?”杜江听了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傻傻地追问:“难道你不是黄明的新婚妻子?”这女人听了笑得前俯后仰:“是呀,是呀!我是当了他一夜妻子,但那是他花200块钱雇我的呀!前些日子他找到我,叫我帮他一个忙,他说你们公司要买断工龄了,他担心以前包出去的红包打水漂,便想出了突击结婚办酒席这一招。怎么,你也想花钱雇我突击结婚呀?……”(责编:何碧)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两条涤卡裤作者:梁洪涛字体: 【大 中 小】
  18岁那年,我在镇中学读高中。当时“早恋”这个词还没有在校园里流行,但我却悄悄喜欢上一个叫烂漫的女生。烂漫是我的同桌,本名罗兰蔓,因生性活泼爱说爱笑,所以同学们都叫她烂漫。烂漫有一条藏青色的裤子,是当时最好的涤卡布料,令女生们羡慕不已。
  那一年我姐姐出嫁了,男方是个吃皇粮的干部,岁数虽然大点,花钱却很慷慨,给姐姐买了好几身衣服作为聘礼。其中一条藏青色的裤子太瘦了,姐姐穿上蹲不下身,就送给了我。我又高兴又有点难为情,高兴的是那条裤子和烂漫穿的裤子一样,也是涤卡布料;难为情的是,裤子是女式的,那时女式裤子跟男式裤不同,是侧开门的。这样的裤子我怎么穿得出门呢?
  我拿着裤子跑到镇上的裁缝店,想改个前开门。老裁缝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开口要两块钱。我说两块钱可以买4尺布,做条裤子都用不了。老裁缝笑了:“小伙子,买布还得用布票呢!这是涤卡布,要你两块还多?”我扭头就走,花两块钱改个前开门,娘知道了会心疼死,爹会打烂我的屁股。
  只好将就着穿了,我把上衣下摆放下来(以前我习惯把上衣扎在裤子里),正好遮住裤子的侧开门。在学校里,我崭新的涤卡裤子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我左躲右闪不让他们靠近,同学们都讥笑我是小气鬼,说我连个女生都不如,人家烂漫的涤卡裤子还没这么爱惜呢。最难的还是“方便”问题,课前或课间厕所里人流不断,我只得把入厕时间改在自习课上。
  那是个周末的下午,自习课时我又悄悄溜出来,急匆匆奔向厕所。一进厕所我吓了一跳,只见班长正蹲在那里,悠闲地翻着一本书。我故作轻松地打着哈哈:“嗬,自己在这里偷用功呢!”然后转身就要走。班长叫住我:“洪涛,你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得了不能说的病?”天啊,他竟然以为我得了见不得人的脏病!
  我哭笑不得,又不便解释,只好推说肚子有点不舒服。我返回教室,但又坐不住,脸憋得通红。班长凑过来,问我要不要去看医生。我趁机点点头,说去卫生室拿点药。我再次走出教室,没想到班长又跟出来,说要陪我一起去。我气急败坏地吼道:“你烦不烦!再跟着我掐死你!”说完,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厕所。我听见班长在后面喊:“谁稀罕管你啊,我是受烂漫之托!”
  烂漫?原来是她怀疑我得了脏病!从厕所出来,我没有回教室,一个人在校园里溜达。走着走着,我忽然觉得身后有响动,回头一看,居然是烂漫。我站住脚,怒视着她。我的脸色大概很难看,烂漫吓得后退一步:“你、你……”“你什么你!你不就是想知道我的‘隐私’吗?”我“呼”地把上衣下摆撩起来,把裤子的侧开门亮给她,“看、看、看,让你看个够!这下满意了吧?”烂漫一愣神,忽然捂着嘴“嗤嗤”笑起来。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悻悻地回了教室。
  我刚坐下,烂漫也回来了。我不愿看到她,把脸扭向一边。烂漫想向我解释什么,但我始终没给她表白的机会。烂漫的行为伤害了我的自尊,我决定不再悄悄喜欢她,将来也不再娶她为妻(我在心里一直把她当成未来的妻子)。于是我给烂漫写了个纸条表明心迹:同桌,我决定从现在起,断绝一切可能和你发生的关系!我趁烂漫去交作业的间隙,把纸条放在了她的文具盒里。
  星期一来到学校,我刚坐到位子上,烂漫在一旁悄悄拽我的衣角:“洪涛,俺也有个秘密,你想知道吗?”
  “不想!”我硬邦邦地甩出两字。
  “人家想告诉你嘛!”烂漫站起来,不容分说拉着我往外走。
  “文具盒里的纸条,你不会没看见吧?”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她一下。
  “什么纸条?昨天俺没做作业啊。”
  “没看见就算了。说吧,你有什么秘密?”
  烂漫拉着我一直来到校园的角落里,四下瞅了瞅,忽然把上衣下摆撩起来,说:“你看,俺的裤子是啥样的?”
  我一看愣住了,她的涤卡裤子竟然是前开门的!“你、你怎么穿男式的?”
  烂漫“嗤嗤”笑起来,说:“俺穿的是俺哥的裤子。不过,你千万别说出去,多难为情啊!”
  我灵机一动:我和烂漫的裤子颜色和布料都一样,如果换着穿不就解决问题了吗?我把我的想法对烂漫一说,她兴奋得直拍手:“对呀!俺怎么就没想到呢?”就这样,折磨了我好多天的难题迎刃而解!
  我和烂漫又和好如初了,我又可以悄悄地喜欢她了。不,是公开地喜欢她。因为,我俩换裤子的事,在学校里早已传开了。
  转眼高中毕业了,我和烂漫都没有考上大学。但我们的关系却发展得很快,不久,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结婚那天,双方的亲朋都来了,我对姐姐说:“多亏了你送给我的女式裤子,要不,我和烂漫还走不到一块呢!”姐姐还未答话,烂漫接过话头说:“这么说,还得感谢俺哥哥了?”我说:“那当然。对了,你哥哥怎么没来?”烂漫用手指点了我的脑门一下:“你呀,上俺家这么多次了,你见到过俺哥哥吗?”
  “没有啊,他在外地工作?”
  “其实,俺根本就没有哥哥!”
  “没有哥哥?那你穿的前开门裤子是谁的?”
  “裤子是俺自己的。前开门是俺在镇上的裁缝店改的,花了两块钱呢!”
  听了这话我一下呆住了:“烂漫,你、你为什么这么做?”
  “傻瓜,你写的纸条上,要和俺断绝一切可能发生的关系,俺要是不改这个前开门,咱俩还能有今天吗?”(责编:何碧)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岁岁平安作者:叶雪梅字体: 【大 中 小】
  小刘与小赵同住一幢楼上,二人既是对门邻居又是文友。因为他们业余都爱搞点文学创作,又都是市楹联谜语学会的会员。
  这天上午,小赵发现一本杂志上搞征联活动,上联是“斗转星移 时迁史进”。他顿时来了兴趣,马上构思一番,很快对出下联“风和日丽 李白柳青”。写罢赏玩了一会儿,似乎觉得不太严谨,便去找小刘切磋修改。
  小刘一见小赵连忙让座沏茶,并说道:“我刚刚构出条谜语,你来猜猜——老马养羊三十七,三十六只在圈里,一只卧在鸡窝上,此谜请猜一成语。”
  小赵略加思索便猜中了谜底:“成语就是抑扬顿挫(一羊蹲错)。”然后拿出下联,说明来意。小刘看了上下联后,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人家上联中的两个人名都是《水浒》中的人物,而你下联中却是古今两位作家,对仗不工,所以我认为下联中的人名也应对《水浒》人物更佳。”
  “嗯……有道理。”小赵十分赞同,“那你再想想看。”
  小刘琢磨了一会儿,对小赵道:“改成‘春来冬去 石秀花荣’如何?”小赵一听,拍案叫绝:“太好了,就用你的!”
  就在这时,小赵五岁的儿子闹闹喊着爸爸跑了进来,不小心撞倒了茶几前的热水瓶,只听“叭”的一声,瓶胆打了个粉碎,孩子也吓得哭了起来。
  小赵慌忙起身,一边哄孩子,一边要去给小刘买瓶胆。小刘一把将他拉住,笑着道:“没事没事,我再出个字谜,你如果能猜中,就算消了灾,碎碎(岁岁)平安嘛!”
  小赵一听猜谜又坐了下来:“你说吧,我来猜。”
  小刘看着小赵,笑眯眯地说道:“日月一齐来,不许明字猜,昌冒都不是,难倒赵秀才!”
  小赵毕竟是谜语学会会员,很快说出了谜底,二人会心地笑了。
  读者朋友,你知道是哪个字吗?
  ※谜底在本期内文上找。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李时珍看病作者:薛秋云字体: 【大 中 小】
  名医李时珍有个好友,是个秀才,闲暇两人时常在一起谈诗论文,猜谜射虎。老秀才有个儿子,三年前外出经商,至今未归。转眼又到了冬天,老秀才正在糊窗户,一个同乡终于从京城捎回儿子的信来,老秀才急忙拆开一看,信上竟然没有一个字。这是怎么回事呢?老秀才一时急火攻心,嘴边生出两个口疮。就在这时,李时珍造访而来,安慰他说:“可能是儿子一时慌张,装错了信笺。老兄切莫再急,儿子总算有了下落,而且平安无事嘛。”
  老秀才消了消火,问李时珍这口疮如何治疗。李时珍仿佛自言自语道:“秋天过后十月初,足下买纸把窗糊;儿子出外三年整,捎来家书一字无。”老秀才一怔道:“别取笑老夫了,快开药方吧。”李时珍笑了:“我不是已经开了吗?”原来,李时珍的四句诗正是四味药名——天冬、防风、当归、白芷。老秀才一想恍然大悟,只听李时珍又道:“你这病内服四味中药,外涂不用药可以治好。你猜一猜:除去嘴边两疮,先去内脏之火,每日多饮开水,无雨之加之雪。”
  老秀才听罢哈哈大笑:“贤弟所言不仅是一剂无药之方,且又是一道字谜,谜底这个字还是我的姓氏,真是妙极了!”读者朋友,你知道老秀才姓什么吗?
  ※谜语点击《岁岁平安》的谜底:胆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Prev | Next
Pg.: 1 ...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 279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