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贩:“可以,5元钱10个。
  
  不关心
  
  甲:“我的家人一点都不关心我。”
  乙:“你怎么能这么说?去年冬天你患重感冒发高烧,你全家人不是都整天围在你床边吗?”
  甲:“那是因为那几天我家暖炉刚好坏掉,他们过来取暖!”
  
  神经转移
  儿子身上发痒,让爸爸给挠一下。爸爸照痒处使劲拍了一掌。
  儿子:“这是干什么?”
  爸爸:“这是新的挠痒法,叫神经转移法。”
  儿子:“爸爸的脸上经常发痒吧?”
  爸爸:“胡说,脸发什么痒!”
  儿子:“不发痒,那为什么妈妈经常给你神经转移呢?”
  
  
  有涨有降
  妈妈:“现在什么都涨,房价、水费、电费……”
  儿子:“总有些东西是降的吧!”
  妈妈:“真的吗?说来听听让妈妈高兴高兴。”
  儿子:“看,这是我的成绩单。”
  
  
  在一块儿吃饭
  一天,5岁的儿子问父亲:“爸爸,为什么钟的表针都各走各的呢?”
  “因为它们的关系不好呗!”
  “爸爸,那在12点时,为什么它们在一块儿呢?”
  “在12点时,它们得在一块儿吃饭啊!”
  
  
  特长
  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问丁丁:“你能解释一下‘特长’的意思吗?”
  “能!”丁丁十分神气地说,“特长就是特别的长处。”
  老师说:“对,你现在能用它造个句子吗?”
  “能!”丁丁还是挺神气地说,“我叔叔的头发和指甲都特长!”
  
  最大的区别
  生物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大象和小鸟的区别。
  第一个学生说:“大象有长鼻子,小鸟没有。”
  第二个学生说:“小鸟有翅膀,大象没有。”
  第三个学生高声说:“最大的区别是,小鸟可以骑在大象身上,大象不能骑在小鸟身上。”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花花作者:史学敏字体: 【大 中 小】
  程刘村的村长刘文成新近养了一只小黑狗,浑身油光发亮,身上有两道白毛,好像是两根白绳子缚在了腰里,头上还有个白毛十字架,全家人都非常喜欢这只漂亮的狗。
  一天吃晚饭时,都说该给狗起个名字,有的说叫“土豆”,有的说叫“黑子”,还有的说叫“花花”……刘文成说:“咱村有几个小妮都叫花花,咱的小狗叫花花不太合适吧?”村长的爱人接过话茬说:“没听人家说吗,猫狗一口,狗懂人性,咋不能和人同名?”于是全家人都同意这只小狗就叫花花。一家人天天叫,夜夜喊,再加上每叫一声花花都给它点好东西吃,这花花越喂越乖,很快就成了全家人的宠物。
  转年春天,刘文成的儿子刘吉谈了个对象,名叫花花,在小学校里当教师。刘文成家两口子对这个未来媳妇非常喜欢,高兴得梦里笑醒过好几回。由于刘吉和花花经常住在一起,恋爱不到一年就怀孕5个月了,他丈母娘提出叫孩子结婚,刘文成家两口子一看生米做成了熟饭,就赶紧张罗着给儿子办喜事。
  结婚的日子订在农历腊月二十二日。结婚那天,帮忙的、贺喜的络绎不绝,好不热闹!知道情况的还凑乐说:刘村长娶媳妇还是双喜临门哩!刘文成家两口子一听这话,更是乐得合不上嘴。
  下午,酒足饭饱,该走的都走了。天快黑时,有几个帮忙的喝醉了,晃晃当当地要回家。村长家两口子送客到大门外边,正碰到他家养的那只花花在外边追着那几个醉汉汪汪地直叫唤。这时,刘文成也喝得七八成了,嘴里不停地说:这花花真不是个东西,扛着个肚子在外边尽胡扯蛋!那几个喝醉的人听了回过头来,开玩笑地说:“是呀,你那个花花就是野,天还没黑就扛着肚子在外边乱跑乱蹿。”不知谁又说了一句:“你家这个花花不是个正经东西!”
  这时,新娘子看客人都走了,趁着这个机会去院里厕所小便,一听门外边提着花花的名字高一声低一声的说三道四,误以为是说她了,回到洞房里就呜呜地哭起来了。
  刘文成从外边回来后,带着醉意一头扎在床上就睡着了。村长的爱人一边张罗着做菜,一边叫儿子去外边找几个同龄人晚上来闹洞房,新娘子一个人在屋里越想越气,趁着天黑,她出门就直奔娘家,一回到家就哭得死去活来。女儿是娘的心头肉,花花娘看女儿哭得劝不住,自己也跟着大哭起来,把花花爹气得直跺脚。
  到了晚上九点钟,菜也做齐了,闹洞房的人也来了,新娘子却不见了!大家急得团团转,人们问刘吉:新娘子在这村有否亲戚或熟人?刘吉说:“没有。”这时有一个做菜的说:“天快黑时好像听新娘子在屋里哭,后来看见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再后来就不知道去哪里了。”这一说,村长全家人又着急,又害怕,当时就派了几个人,由村长领着去她娘家找人。
  刚走到她娘家大门口,听见院子里大声议论着什么,好像在吵架。有的说:不能和他们结亲戚了;有的说:得去法院告他们侮辱人格……刘文成一听这些莫名其妙的议论,觉得大事不好,就领着人硬着头皮进了门。当双方把情况摊开说透后,刘文成的酒劲猛醒,想起了下午在大门外说的那些玩笑话了,用手使劲拍着额头说:“我该死,我该死!我咋没想到儿媳妇叫啥名字呢!”但不管刘文成怎么解释,怎么说得唇干舌燥,新媳妇就是死活不肯回程刘村。
  刘文成憋着一肚子气领着人们回到家里,二话没说,把大门关好,拿起一根木棍就朝迎上来的花花一顿抽打,打得花花嗷嗷直叫,钻到床底下再也不敢出来。刘文成扔掉木棍,气呼呼地说:“奶奶的!今后谁也不能给狗乱起名字啦,看看这一场大喜,就这么落了个鸡飞蛋打一场空!”
  (责编:丁洛图:刘秉贤)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好色的代价作者:宋德帅字体: 【大 中 小】
  阿强是个好色的男人,他最喜欢盛夏逛街。为啥?夏天街上的女同胞穿着单薄暴露,一不留神春光乍泄,就被他这样的男人讨个大便宜。回去在哥们面前添油加醋再来个翻版,准逗得哥们前仰后合,羡慕至极。
  这天上午阿强刚到街上,就有一个猎物闯进他的视线。只见一个身着吊带衫的妙龄女郎婀娜多姿地朝这边走来,快要走到阿强身边时,她手里的钥匙掉在了地上,就在女郎弯腰捡钥匙的当儿,她领口内的风景被阿强尽收眼底。哇噻!真过瘾,阿强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女郎似乎没有注意到阿强那双火辣辣可力透纸背的眼睛,她若无其事地在公交车站台上东张西望着,看来她是要等车。阿强悄无声息地跟着女郎上了汽车,车上人多,阿强紧挨着女郎站在过道里。阿强找准路面颠簸和车辆转弯的时机,故意用身体在女郎的胸部擦来蹭去。他虽然不动声色地把目光移向窗外,其实他早已是心花怒放。
  不一会儿,女郎一手抓着拉杆一手捂着肚子,面露痛苦的表情,看样子是肚子疼。女郎身体微微前倾,她无意中把胸部风光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占着身高优势的阿强眼前。女郎仍然没有发觉身边这个不怀好意的男人正如饥似渴地盯着自己。这次阿强没有把目光移开,他想老祖宗创造秀色可餐这个词是不无道理的。他正美滋滋地想着心事,突然,他觉得眼球刺痛,紧接着双眼不停地流泪,他使劲揉了揉仍无济于事,而且眼睛疼得睁不开。不知道什么时候车到站了,女郎早已不知所终,阿强逃也似的打个出租车回到家里。他想可能是急性沙眼或者角膜炎什么的,就摸索着从抽屉里拿出眼药水,然后躺在床上边眨眼睛边往眼球上滴眼药水。
  忽然,他的眼帘出现了一个大屏幕,屏幕上还有几行醒目的红色大字:尊敬的朋友你好!如果你能看到这些字,就说明你已经使用了抗生素一类的眼药水,同时也恭喜你成为我公司的一名患者!本着为患者负责的原则,我公司严重警告阁下:你必须立即停止愚蠢的举动,你的眼痛是因为你目不转睛长时间盯着我公司业务员的胸部造成的,你的眼底微波热量激发了我公司特别涂抹在业务员胸部的高科技无色药水,从而对你的眼睛造成了伤害。非本公司研制的独门解药,阁下的眼睛是不可能治愈的。希望你认真记好本公司的电话和地址,否则就是华佗再世也阻挡不了你的眼睛会萎缩成黄豆大……
  不容多想,阿强立即拿纸笔记下电话和地址。他一头冷汗地坐在床上,肠子都悔青了。怪不得那女郎故意制造机会让俺大饱眼福哩,敢情是诱我这个傻蛋上钩的!现在说什么也于事无补了,当务之急就是到那家公司买来独门解药,治好眼睛。这要是被别人知道,还不把大牙笑掉一地?他揣上2000块钱就钻进出租车,他知道现在只有伸着头让人家狠宰一刀,谁叫自己眼睛不规矩呢?
  他按图索骥地找着,果然在九曲十八弯的胡同里找到了在七楼上的高科技公司。看到一间门牌上写着初疗室的门就走了进去,只见一个粉面桃花的女人穿着超低胸白大褂,正笑吟吟地望着他。阿强连忙捂住眼睛不敢再看,那女人笑道:“没关系,我是医生,看我是不会加重病情的。”阿强怯怯地问:“医生,治好我的眼睛要多少钱?”女医生笑着说:“那要看你盯的时间长短和中毒深浅。”医生用一个手电筒模样的仪器在阿强眼前探了探说:“像你这样的比较严重,一次性治愈要5000块钱,而且保证永不复发。”阿强把嘴巴张了半天才说:“你们不如直接拿刀到街上抢劫算了。”女医生把脸一沉道:“先生怎么这样说话?我公司是本着公平自愿的原则行医的,再说了,你也不吃亏呀,我们公司的业务员可都是未婚的啊!另外我公司还有超能隔衣透视功能的药水,只要你事先在眼球上滴几滴,无论你怎么到街上看都不会中毒。如果你选择治疗套餐的话,总共才8000块钱。”此刻,阿强的眼睛又疼得钻心,他已经没有了刚才的锐气:“俺可不敢再看了,你们要是再研究一种新药水出来,俺非倾家荡产不可。求求你便宜点,回家以后俺一定给贵公司多多宣传。”女医生笑道:“我们公司不需要广告宣传,愿者上钩的多如牛毛,天下好色的男人可不止你一个呀!”阿强被医生说得面红耳赤,可又不敢发作。
  女医生一拍桌子道:“这样吧,想治就3000块钱,不想治立马走人。”阿强忙不迭地说:“我现在有2000块,你先治着,我马上打电话叫朋友送来。”女医生接过钱,把阿强领到一台状似烫发机的机器前,让他把头伸进去。医生把开关一开,阿强觉得头发都快被吸掉了。女医生在旁边解释着:“现在首先要对症治疗,先把你看进眼里不该看的东西全部吸出来,然后再到再疗室治疗,你这2000块钱只能先吸一吸。”还别说,高科技的东西就是非同一般,效果也是立杆见影,阿强感觉疼痛减轻了许多,只是眼睛还有些模糊。阿强摸出手机,给最好的朋友阿三打了电话:“兄弟,立马给我弄1000块钱,我有急用……什么?你也急用钱?”他关上手机,对女医生说:“我自己到银行取去。”女医生对着阿强的背影说:“先生快去快回啊,没有本公司的巩固药水,会前功尽弃的。”
  阿强刚想下楼,只见阿三捂着眼睛,正摸索着向七楼走来……
  (责编:林月图:刘秉贤)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新版“皇帝的新衣”作者:西山夫字体: 【大 中 小】
  某公司需要一名销售经理,招聘启事刊出后,各色应聘简历如过江之鲫,蜂拥而来。经过层层筛选,有几个人入围这个职位的最后选拔。他们分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A,蛮有涵养的拥有MBA学位的B,有几年销售经验和一张假文凭的C。
  奇怪的是,最后的选拔题目竟是根据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写一篇几百字的读后感。三人各展特长,一个小时以后分别交上了答卷,皆感觉此职位非我莫属。
  大学毕业生A写道:
  《皇帝的新衣》这篇童话,出自丹麦小说家安徒生之手。它揭示了皇帝的虚荣、愚蠢;大臣的卑躬屈膝、溜须拍马;裁缝骗子的阴险狡诈;以及人民的不可被愚弄。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社会的一些角落依然在不时上演,因而,它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我以为,盲目接受别人的阿谀奉迎,是皇帝被愚弄的根本原因。这则童话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赞美冲昏头脑。如果贵公司肯聘用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避免穿上“皇帝的新衣”。
  拥有MBA学位的B写道:
  这篇童话提醒企业管理者,不要搞“一言堂”。皇帝贵为一国之君,幕僚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言行上只能迎合皇帝的喜好。正是大臣们的“迎合”害了皇帝。但倘若有一人敢直言进谏,又必会害了自己,因而只能任皇帝出丑。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凡是搞“一言堂”的地方就容易发生“皇帝的新衣”的故事。
  一家企业在创业时往往能够吸收部下的合理化建议,而在守业时却难以接受不同的意见,部下也往往当面附和、背后不服。这则故事提醒我们:企业家只有做到“择善而从之”,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才会发挥出所有的力量。而要从善如流,避免偏听偏信偏行,领导层就必须注意与下属的沟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维护企业利益。
  如果我有机会担任贵公司的销售经理,我一定会注意与我的上层领导以及下属进行充分“沟通”,让我们的企业永不穿上“皇帝的新衣”。
  有假文凭的C写道:
  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过这个故事,好像是一个叫安徒生的人写的。
  这篇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并一直想当那个说出真话的孩子。但干上销售后,我却发现这样的童话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而只有“裁缝”才是真正的赢家。他们能把没有的东西卖出一个好价钱,基本达到了销售的最高境界。我记得露华浓的弗雷森曾说:“在工厂里,我们生产的是化妆品;在商店里,我们出售的是希望。”其实,这个童话故事里的裁缝出售给国王的不正是希望吗?
  虽然我没有当过销售经理,坦率地说,为了销售我自己,我的文凭也是假的。但我却是一个会出售希望的“裁缝”。如果贵公司给我机会,我一定为你们培养出一批合格的“裁缝”。
  第二天,三个人均收到一封来自该公司的E-mail。A和B被拒绝了,而C被录用。理由只有一个:我们需要的正是能卖出希望的“裁缝”。
  (责编:何碧)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谁弄倒了摇钱树作者:王道庄字体: 【大 中 小】
  摇钱县新修了一条公路,取名“摇钱大道”。这条摇钱大道,贯通了两条省道,来往车辆川流不息。县城西边有个摇钱村,村委会张主任是个精明人,摇钱大道贯通后,他就率领村民在村子的东西两头各修了一条便道,叫“摇钱小路”。两条摇钱小路把摇钱村与摇钱大道连接了起来,村民们出行十分便捷。可是没几天,村民们却对摇钱小路大为不满。
  原来,摇钱县交通局的王局长,看到新开通的摇钱大道上车辆络绎不绝,就增设了一个“大摇钱收费站”,过往的机动车每次缴费10元。有些熟路司机为了逃避这10元过路费,便从摇钱小路拐下去,绕道摇钱村,躲过收费站后再上路。因此,自从大摇钱收费站一经营,途经摇钱村的车辆便昼夜不息,噪音烟尘不说,村里的鸡鸭猪狗还时常葬身车轮之下。
  闻听了村民们的不满,张主任略一思索,猛拍一下巴掌,咧着嘴笑道:“咱们摇钱村栽上摇钱树了!

Prev | Next
Pg.: 1 ...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 279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