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乾隆专门带着刘墉、和珅等几位重臣前去果园游玩,只见各种树木硕果累累,乾隆灵机一动,命太监采来一个莲蓬,亲手剥开,尝了一粒莲籽,扭头对刘墉道:“莲(怜)子心中苦。”
刘墉一听明白,皇上又要让他对下联,便随手从旁边梨树上摘下一个黄澄澄的梨子,也咬了一口,又马上吐掉,对乾隆道:“梨(离)儿腹内酸。”
乾隆听后觉得对仗十分工整,意境也颇贴切,又无话可说了。走了几步,乾隆又亲手摘下一个苹果,赏给了刘墉。刘墉接过苹果,又跟太监要过一把小刀,把苹果切成几瓣,分给其他大臣,对他们道:“皇上的恩赐有时不能独享,诸位分享了吧。”
又走了一段,乾隆又亲手摘下一个鸭梨,再次赏给刘墉,心说:这回我看你怎么办!刘墉拿起鸭梨,大口大口吃了起来,还连连说:“皇上赏赐的水果吃起来格外甜!”
乾隆问他:“你怎么不让大家分享了呢?”
刘墉答道:“启禀万岁,梨是万万不能分开的,众位大臣分梨(离)了,还怎么保住咱大清的一统江山呢?”
乾隆一听刘墉的回答不但无懈可击,反而把自己给问住了,只得连连点头称是,心服口服地对刘墉夸赞起来:“你这个罗锅子真是思维敏捷,聪颖过人,不愧为罗锅之内藏智慧啊!”
从此,大学士刘墉便在朝野上下得了个“刘罗锅”的绰号。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19期 祝英台提亲作者:吴 玲字体: 【大 中 小】
话说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二人依依不舍,走了一程又一程,不知不觉来到十里长亭。祝英台看着路边荷花池中的一对戏水鸳鸯,想想就要和山伯分手,不禁触景生情,轻声说道:“梁兄,你看那一对鸳鸯恩恩爱爱,像不像你我一对?”憨厚的梁山伯哪知祝英台是个女儿身,诧异地答道:“像你我一对?”祝英台妩媚一笑,说道:“不像吗?这不正是:‘二人合一体,一女耕半田’吗?”祝英台说的是两个字谜,梁山伯人虽憨厚,但毕竟胸有才学,稍作思索,便猜出来是“夫妻”二字,不免嗔怪道:“贤弟总爱说笑,你我都是堂堂七尺须眉,怎可以夫妻相论!”梦中人不解玄机,祝英台只好暗叹一声继续上路。
不一会,二人来到凤凰山下,但见山上群鸟争飞,树木莽莽,祝英台忽然又灵机一动,说道:“梁兄,我有一则哑谜,你来猜猜如何?”梁山伯正在感伤同窗即将分手,见祝英台此时还如此顽皮,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祝英台含笑不语,拉着梁山伯的手,笑嘻嘻地走到两棵连枝的树下,呆看着一对横空飞过的鸟儿,随后说道:“这便是哑谜,谜底是我前天说过的两句话,梁兄可还记得?”
梁山伯此时心思已乱,哪还想得起来祝英台前天说过的两句话,他沉思良久,还是不能想起来,祝英台轻叹一声,执着梁山伯的手嗔怪道:“梁兄好大的忘性,前天我不曾说过:天上最羡比翼,地上最喜连理吗?”梁山伯苦笑一下说:“只叹贤弟不是小妹。”
两人如此边说边走,不一会已经来到去上虞的岔路。祝英台停下脚步,含情脉脉地说:“梁兄,还记得前年八月中秋,你我二人月下结拜,我把九妹许配与兄,约你在一七、二八、三九、四六时来我家提亲一事吗?”梁山伯深为祝英台一片真情所动,忙说道:“话犹在耳,兄已计算好时日,再也不会轻忘九妹之事!”祝英台潸然泪下,说道:“望兄不要错过,只待梁兄适时来访……”说罢,挥泪而别。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您猜猜祝英台约梁山伯在什么时间去向“九妹”提亲?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19期 妙语紧系海峡情作者:任粉亭字体: 【大 中 小】
今年4月底和5月初,身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中国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时,多次利用对联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来传情表意,题下一副副思精言美的对联,充分体现了“炎黄子孙一家亲”的浓浓深情。
4月28日,连战游览故宫,题下一副对联:
昔日禁城百年沧桑难回首
今日故宫几番风华齐向前
横批:继往开来
此联表明了题联人主张超越历史向前看的观念。从撰联技巧来说,两个“日”字的复用,“百年”与“几番”的数量词相对仗,都很见功底。
当天晚上,连战在老舍茶馆品茗看戏,又题一联:
振兴茶文化,
祥和两岸情。
此联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两岸同胞情谊的肯定。粗看对仗不够工整,但“茶文化”与“两岸情”各是一个词组,如此看来不仅立意是稳妥的对仗,平仄也很工整、相对。
4月29日,连战在北京大学讲演时提出一个口号,也可看作一副对联:
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
这两句的立意是勉慰当代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子,要有百折不回的决心和勇气,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为广大人民来找出路。
4月30日,连战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时,又题下了:
游秦塚而悯万民,跨海峡为创双赢。
这副对联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暴君秦始皇的无比憎恨,对当时困苦的百姓颇为同情,又表现出对自己今天的使命具有真诚的担待。重要的是,更体现了当代人的意识,决心以政治家的智慧,为海峡两岸的百姓谋求福祉。地名、副词和数字都十分对仗,繁富有致。
5月2日,连战到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参观,又题下:
古今文化并蓄,东西风华辉映。
该联不仅有古今的对比,也有中外的对比,既有故国的情思,也有开放的心胸,“古今”与“东西”的括指,“文化”与“风华”的并提,都很有意味。接着,在他看完上海博物馆藏的青铜器和古代字画后,又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观青铜而兴思古之幽情
赏画展再悟源远而流长
这副对联相当切题,确为观后之感悟。上联之感,真切绵远;下联之悟,深刻隽永。这种感悟,既是民族认同的表露,也是血脉一体的自豪。
5月5日,宋楚瑜访问大陆,启程之前,他便在台北写好了一副完整抒情的对联:
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上联从贯通古今联系的角度落笔,表明两岸同胞无疑都是炎黄子孙;下联从跨越地理阻隔的角度落笔,表明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亲密的弟兄。“不忘本”与“一家亲”既一脉相承,又一语双关。
此外他在西安机场有个简短讲话,其中还包含了两副对联,一为:
寻血缘之根,搭未来之桥。
他将这次大陆之行称为“寻根之旅”和“搭桥之旅”。其二:
了解、谅解、和解
共识、共生、共荣
他说:“……我们要真正的能够‘了解’、然后‘谅解’、更重要的是‘和解’。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共识’、然后才能够‘共生’和‘共荣’……”此联属于“复字联”,重复运用同样的汉字而增加立意的深邃和丰厚,技巧更高一筹。
5月7日,宋先生在拜谒中山陵讲话中,套用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联并赋予了新意:
富强尚未完成,两岸仍须努力。
这样很容易让人记住,而且能引发人们的历史联想,对未来发展的思索自然更加深入,十分耐人寻味。
5月10日,他又到岳麓书院参观并发表讲话,讲话中包含了一副对联:
神交古人,胸怀天下。
此乃对青年的希望。参观结束时,书院领导向宋楚瑜赠送礼品:岳麓书院的学规和《中国学院》画册,宋先生回赠花莲玫瑰石,并表示:
书中自有山水,心中唯有文章。
——这自然又是一副对联。从字面上看,是对双方互赠礼品画册(有山水景物)和花莲玫瑰石(有天然花纹)的题咏,但又何尝不是对两岸的美好风物和炎黄子孙共同人格的赞誉和期许呢?
5月12日,宋先生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亲切会谈并发表讲话,讲话中又蕴含了一副对联——
再长的隧道也有出口
再长的黑夜也有天明
这两句颇有格言的意味,极为精辟,仔细品味很能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宋先生离别大陆时,在北京机场的道别致词中强调了一个观点,实际上也是一副对联——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他说:“……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让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个地区稳定下来,才是我们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此外,宋先生在给岳麓书院的题词:“湖湘道脉,明德扬善;天下至理,愈辩愈明。”也可看作一副对联,但严格说来不太规范。但他在清华大学演讲中提出的一段话,则完全可以归纳出一副妙联——
释误解而增了解,增了解而生谅解
生谅解而求化解,求化解而达和解
宋先生怀着这样的期待来预祝形势的发展,加强两岸的来往,以求顺利实现和平统一的大业,难道不正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意愿吗?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19期 等车作者:欣 欣字体: 【大 中 小】
福州大学放了暑假,中文系的小冬、小夏要回河北探亲,便收拾一番行装来到了火车站。没料他们所乘的列车刚刚过去一趟,下一趟须等到下午三点。二人一直坐着觉得无聊,就在候车室内猜起了谜语。小冬抬头一看墙上的挂钟,正好是下午一点,灵机一动对小夏道:“一点——请你猜一个字。”小夏想了想笑道:“这是个‘卜’字,正好是你的姓氏。”卜小冬笑笑默认了,接着道:“今天咱就以时间为题,我再出个字谜:二十四小时。”小夏未加思索道:“这个太好猜——是个旦字。”小冬又出谜道:“七十二小时。”“是个晶字。”小夏又猜中了。
这时,他们见一位山西籍的女同学也来到了候车室,忙热情地招呼,三人坐在了一起。女同学听说他俩正在猜谜,也来了兴趣,便对二人笑道:“我给你们出个难的:三点二十、三点一分——猜两个字。如果猜中,晚上我到餐车上请客!”
结果到了上车时,小冬和小夏只猜中两个字的偏旁为“三点水”,但没有猜中谜底,女同学笑道:“我看,晚饭咱们还是AA制吧。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谜底——这就是我的姓名啊!”
小冬和小夏听了一想,哑然失笑。读者朋友,你说这位女生叫什么呢?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19期 评《套子里的富翁》等4则作者:黄 杰等字体: 【大 中 小】
■ 读(0508·A版)《套子里的富翁》很有趣味。徐直峰为了过一个平静的生活,把自己装在中国式的套子里,却没想到一只红唇鹦鹉的飞来,搭起了他与女记者唐静的鹊桥,让徐直峰从笼子里走出来,用开拓的视野发展自己的企业,并能在国际大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只鹦鹉一段情,此故事既有哲理又有情爱,值得一读。
还有同期的《李站长断案》,也是一篇值得玩味的好故事。当今社会真是用啥办法发财的人都有,可有时就会弄巧成拙,歪人自有能人治,何况是一个小小“络腮胡子”!李站长凭他的智慧,用记录下的实事把王胡子彻底地训服了,用正气保护了一个异乡打工妹差点被宰的命运。正义永远是邪恶头上的一把利斧,谁要胆敢去碰,那将会粉身碎骨。
甘肃省兰州市读者 黄杰
■ 《特别情报员》(0508·A版)记叙了林老汉意外在家门口拾到一部手机,准备归还失主,手机主人却来电要他当特别情报员,每天用家乡土话向对方发送一些鸡毛蒜皮的乡村情报并按月兑付工资。原来是五十多年前随军到了台湾的吴老倌,最近病危时急切思念故乡,吴的儿子想出如此妙计,实现父亲的夙愿,延续他的生命。真是两岸情谊深,落叶该归根,众盼早统一,团圆大家庭!
四川省南部县读者 任明沛
■ (0507·A版)刊登的《借条》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官场故事。目前,描写官场生活的短故事中,反映阴暗面的多,写得也很到位,讽刺的效果也不错;而正面讴歌的却较少,出彩的也不多。这个短故事发生的前后时间很短,却一波三折,从刘副局长心脏停止跳动,到漂亮的打字员拿出借条,似乎局长的“性丑闻”就要出现。这时,作者笔锋一转,又让刘副局长来了个“回光返照”,他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明自己打借条的原因。读者这时仍然心存疑问。作者安排财务科小李道明了事实的真相,原来刘副局长借款为的是希望小学。一个正面形象就跃然纸上。
文似看山不喜平,才下峻岭又高峰;《故事林》里看故事,悲欢离合总关情。
山西省大同市读者 明喜
■ 《199封情书》(0507·A版)故事题材新颖,内容情节合理,感人至深。张香玉为情爱甘心伴随男友进京打工,然而郭义青谋职之行为并非心随意愿,结果见钱眼开,竟然干出一桩悔恨终身的大蠢事。伤痛悲泣之余,香玉理智而果断地将心爱的男友报警公判,受法律制裁的义青自觉无颜而自寻短见,这时善良的香玉却用纯真的爱心,再次激发他改过自新,于是,高墙内外鸿雁传媒的情书佳话,不仅感悟和促成了义青提前出狱,以获新生,而且让一直反对的父母终于思变意转。大家都祝福这对经风霜雪雨考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贵州省余庆县读者 伍显华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5年第20期 《诗歌》等12则作者:陈 铎字体: 【大 中 小】
经历
在国外某大城市街头,一辆行驶的汽车将一个外地人溅了满身泥。外地人对着从车里下来的司机大喊大叫。
“真不像话!这要是在我们那里,遇到这种情况,司机会立刻从车上下来向人家道歉,还要将他接到自己家里,为他洗干净衣服,请他喝香槟酒,并留他过夜。到第二天早晨,还要请他吃早饭,送给他钱,然后才送他上路。”
司机说:“这绝对不可能!”
“这确有其事!”
“这是你的亲身经历吗?”
“是我老婆经历的。”
诗歌
甲:“诗歌到底是诗还是歌?”
乙:“当然不是诗而是歌。”
甲:“为什么?”
乙:“这还不清楚,难道汽车是汽而不是车?”
足智多谋
小陈质问他的心上人:“这么说,你是不愿意嫁给我了?”
“是的,我未来的丈夫必须要勇敢,并且足智多谋。”
“可是你难道忘了吗?上次你落水的时候是我把你救起来的呢!”
“你确实勇敢,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足智多谋。”
“好吧,那你知道是谁弄翻那条船的吗?”
一死一伤
民民:“昨晚我父母拌嘴吵架,结果一死一伤。”
丁丁:“天哪,那你没有报警?”
民民:“没有,爸爸说他很伤心,妈妈说她已死心。”
只赢不输
甲队球员:“我们的足球教练是个只赢不输的人。”
乙队球员:“啊?!他的本事这么大吗?”
甲队球员:“如果我们球队赢了,他会说:‘啊!我们赢了!’一旦比赛输了,他会说:‘看,你们输了!’”
便 宜
顾客:“你这里鸡蛋卖多少钱?”
商贩:“10元钱20个。”
顾客:“不可以便宜一点吗?”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