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不见,这家伙看样子是发了。卞来财见了陈汉特别的热情,说什么也要拉他上饭店。
陈汉跟卞来财进了家饭店。酒桌上,卞来财听说陈汉要去河南贩西瓜,非常不屑:“贩西瓜?哼!既费劲风险又大,遇上天气变化,弄不好血本无归,就算一切顺利,又能挣几个钱?”陈汉乘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挣大钱?卞来财像不认识似的盯着陈汉,惊诧地问:“怎么?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你没听人家说吗?要捞钱,上云南,云南遍地是黄金。不出力,不流汗,转眼腰缠几百万……”
“是真的吗?”“这还能假得了!你大哥我不就是个活例子?我原本和你一样摆地摊儿,后来跑了几趟云南,你看大哥现在怎么样?”
陈汉问卞来财跑云南做什么项目?卞来财摆摆手:“喝酒,喝酒。告诉你,你也干不了。你这人的胆量我知道,只适合小打小闹,你没有这个魄力。”卞来财越是不说,陈汉越想知道。卞来财拗不过他,神秘地往四周看了看,让陈汉附耳过来,轻轻地说:“白粉。”陈汉立马惊叫起来:“那可是犯法的呀!”
“你看,你看,我就说你没这个胆量。哼!犯法?那当官受贿犯不犯法?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干呢?算了算了,我跟你说这些没用,你还是贩你的西瓜去吧!”就这样,卞来财一会儿贬,一会儿激,说得陈汉心里痒痒的。酒足饭饱之后,陈汉的脑袋里也装满了发横财的念头。他退掉了去河南的火车票,跟随卞来财去云南做那种“比抢劫来钱都快”的毒品生意了。
卞来财果然轻车熟路,很快帮陈汉弄到了货,并帮他用一种灰色的油纸包好,放在旅行包的夹层内。他告诉陈汉,用这种纸包装的毒品,仪器检查不显示,警犬的鼻子嗅不出来。又教他怎样应付检查,回去如何出手等等,关心得十分到位。陈汉的心里十二分的感激他。
尽管如此,携带着毒品的陈汉仍免不了惶恐不安。以前他从没注意大街上有这么多打击制毒贩毒的公告和标语口号,此刻却好像一下子全贴到了他的眼皮上。那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让他心惊肉跳,每见到一个军人和警察,他的腿都要不由自主地哆嗦一阵。卞来财告诉过他,此次携带的毒品数量,出手后足以终生富贵。但他也清楚,一旦败露,也足够枪毙几次的了。还好,一路上总算没出什么事。
为防万一,陈汉花钱雇了个民工帮他拎包,他跟在不远的后面。这样一旦出了问题,他就可以及时脱身或抵赖。在云南境内曾有一次严格细致的检查,仪器搜索,狼狗嗅,并有两人被查出毒品而当场逮住,他紧张得差点尿裤子。但好在卞来财的伪装做得好,陈汉有惊无险,安全过关。
上火车盘查也很严,结果什么事也没有。上车坐稳后,他心里就踏实了许多。看来自己这趟云南跑对了,这贩毒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危险可怕。想着即将到手的大把钞票和后半生的富贵,他很是沾沾自喜。还差两个多小时要到终点站了,这几天来的兴奋和紧张也把他累坏了,他晕乎乎地打了个盹。火车到了一个小站,车站小贩的叫卖声把陈汉惊醒了。他一看自己的包不见了,从窗口向外一望,一个小青年拎着他的包正匆匆出站,头也不回地挤过接站的人群,撒开脚丫子就跑。
陈汉急了,不顾一切地从窗口跳下车,向出口追去,一边大喊:“抓小偷啊!抓小偷……”刚喊了两声,陈汉就猛地停住了叫喊,他害怕把警察喊来坏了大事!于是闭上嘴一声不响地猛追,要知道那包里不只是多年辛劳的血本,还有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呢,说什么也得抢回来!陈汉1.75米的个子,读高中时就是学校长跑冠军。那小偷见陈汉越追越近,急中生智,突然开口大叫:“救命啊,救命!有人抢包啦……”陈汉一把抓住小偷,恨不能立马把他掐死。就在这时,后面乘警和验票员也追了上来,把两人一块扭送到了派出所。
进了派出所的门,陈汉吓得全身直打哆嗦,脸色铁青,一会儿说包是自己的,一会儿又说不是,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警察起疑,打开包来检查。一拉开拉链,陈汉就觉得脖子后头直冒凉风,仿佛有枪子正向他脑袋飞来,不由得上牙直磕下牙,浑身筛起糠来。等到警察打开夹层,拿出那包毒品,回头问他这是什么东西时,再看陈汉,早已浑身瘫软,从椅子上溜下来,大小便失禁,昏死了过去。警察悟到事态严重,立马把陈汉送往医院抢救,同时派人把那包东西紧急送往市局检验。
到了医院,陈汉因惊吓过度,导致大面积心肌梗塞,抢救无效,死于非命。市局的检验报告很快有了结论,那包精心包装的东西根本不是什么毒品,而是一包普普通通的滑石粉。
警察根据身份证找到陈汉的妻子,知道陈汉在去云南前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是跟卞来财一起去云南做大生意去了……警察又顺藤摸瓜,突击审讯那个小偷,原来这是一个以卞来财为首的骗子集团,他们四处打听那些有点本钱又想发大财的人,将其骗去云南做“白粉”生意,在回家的路上又派人跟着,设法把实物偷去或者抢走,这样被害人往往因害怕自己贩卖毒品的罪行败露而不敢报案,只能白吃哑巴亏。
(责编:林月)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7年第10期 官打官司作者:朱学新字体: 【大 中 小】
检察官老赵遇见了一件令他难堪的事,气愤之余决定为自己打一场官司,以正清白。于是他一纸诉状递到法院,将公安局告上法庭。
公检法三家打开了官司,惊动了媒体,报纸电视纷纷介入,一时间街头巷尾众说纷纭。老赵也在一夜之间成了小城乃至全国的新闻人物。
到底是什么事让老赵掀起了一场官打官司的风波呢?故事还得从老赵的爱好和爱子心切说起。
老赵工作很忙,但他有个业余爱好,那便是游泳。老赵从小家住江边,打他记事时起就经常跟着父亲泡在江里,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每天的清晨和黄昏,江中总是有着老赵矫健的身影。常在江中游,总会遇上些事。几年前的一个夏日黄昏,老赵照例下班后就直奔江边,江中已有不少男女老少在尽情畅游。老赵不急不慢地放好衣裤走进江里,横渡了一个来回,正准备上岸,忽觉湍急的水流声中仿佛夹杂着一丝惊恐的声音,回头一望,看见身后不远处有一个戴着泳帽的女人在急流中一沉一浮地挣扎着,手脚乱舞,口中嘶喊着“救命”,情况十分危急!
老赵叫了声不好,也顾不上多想,一转身,一个猛子扎向水底,急急游到那个女子身边。那女子还在拼命挣扎,水呛了不少,已经没有力气喊叫了,见到有人影过来,伸手就抓。老赵是游泳行家,知道救人常识,要是这么正面被抓住,那么不但救不了人,自己也要沉下水去。老赵又一个猛子扎向深水,绕到那女子身后,托起女子用力游到浅水区,使劲往前一送,那女子脚踏浅滩,站起身来,惊魂未定的她还来不及向老赵道谢,老赵已不声不响地游了开去……
时间过得很快,赵老早已淡忘了这事。这事本来也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没想到几年后,老赵又想起了这件事。
事情的起因是晚婚晚育的老赵有个独生儿子,刚初中毕业,今年是中考的关键时刻。老赵非常疼爱儿子,从小就抓紧他的学习教育,可儿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中不溜秋地上不去,离优秀总是差着一截。请家教、去老师家补习,能做的老赵都做了,望着儿子沉甸甸的书包和早早戴上的眼镜,老赵的心总像吊着一块石头,七上八下的不踏实。这中考是高考的基础,考上好的高中就等于踏进大学的门坎,考上差的高中那可能就无望进大学了。就在老赵为儿子中考的事焦心的时候,机关里有人给他透露了一个最新的“中考加分”的信息,加分规定里有一条:见义勇为者可以给其子女加10分!
老赵听罢眼睛一亮,几年前救人的场景忽地再现于脑海中。凭着他多年政法工作的经验,他能断定,自己这个救人行为可以算作见义勇为,现在只需要到有关部门申报获得正式认可就行了,他儿子的中考成绩就能加上这关键的10分了。对于成绩就差那么一点的儿子,这10分实在是太重要了!爱子心切的老赵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欣喜之下顾不得多想,立马找到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单位领导相当重视,为自己单位有这样一位无名英雄而感到兴奋和骄傲,单位马上派人把老赵救人的事迹上报政法委,申请授予老赵为“见义勇为”的英雄。政法委收到检察院的上报材料后批示,按市里规定由公安机关受理审批“见义勇为”人员,必须由见义勇为者个人先向公安局提出申请。检察院把上级批示转告了老赵,老赵于是遵照批示向公安局递交了个人申请。
一石激起千层浪,检察院干部到公安局申报“见义勇为”奖,目的是为了给儿子中考加分的消息震惊了小城上下,一时间众说纷纭,成了小城的头号新闻。
公安局首先对老赵的“见义勇为”申请提出质疑,因为事隔数年,申请目的又是为了给儿子中考加分,这让他们感到这是一起为自己谋私利的行为,与“见义勇为”者的英雄形象背道而驰,难以让人接受。其次是公安局费了很大力气派人找到当年那位被救的女士取证时,那位女士想了半天才回忆说,有一次她在游泳时体力不支,是有人从身后猛力推了她一把,但到底是谁把她推上浅滩,她就不知道了,因为她根本就没有看清推她的人;至于这是不是见义勇为她也无法肯定,因为当时她是呛了好几口水,但还没有被淹得昏迷过去。
这样一来,公安局便对老赵的“见义勇为”事迹打上了问号,不同意批准,批复说老赵的行为还达不到“见义勇为”的标准,只能算是一种互助行为。
老赵的申报遭否认后被当作一个笑话在小城传播开来,人们指责老赵说见义勇为的人是英雄,英雄是不求回报的,求回报的人品质太低下,单凭这点就达不到英雄的标准。还有人写稿,将老赵当成一个私心谋私利的反面典型捅到当地报社,批评老赵的文章很快被刊登出来,小城上下更轰动了。
老赵的儿子正逢紧张的中考复习阶段,学校里也议论纷纷,师生们对他指指点点地讥笑挖苦,弄得老赵的儿子头也不敢抬,书也读不下去,回家和老赵大吵大闹,怪老爸多事,甚至扬言要离家出走。
爱子心切的老赵想帮儿子却反而害了儿子。老赵心想,别人有困难时我帮忙,我有困难时请求社会的帮助难道就错了吗?我只是个平常人不是什么英雄,为什么这么苛求我?老赵在气愤之余,拿起了法律的武器为自己和儿子寻求保护和公正,一纸诉状将公安局告上法庭。他认为公安局的裁定是错误的,那种认定他不服,他并不认识被救者,不能算互助,他的行为是救了她。他要求法院撤销公安局决定,要求将他评为“见义勇为”者。
公安局知道老赵告了他们,好不气愤,也要求法院给予秉公处理。
这一下,事情越闹越大了,新闻媒体一批批地来找当事人采访,进行跟踪报道。媒体之间产生了不同意见,电视台得出了与报纸相反的结论,认为老赵是“见义勇为”的好人,老赵爱子心切要求中考加分也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种沸沸扬扬指责老赵的舆论是不正常的。为此,电视台还出了专题节目支持老赵。
这一下更热闹了,电视台和报纸较上了劲,电视台作为媒体是直观的,影响力更大。终于有人替他说话了,老赵心里这才有了一点底气。
不久,在众人期待下,法院终于作出了裁决,撤销公安局的决定;但对老赵要求申报为“见义勇为”者,因法院无权评定也驳回由相关部门再作处理。老赵终于洗清了不白之冤,只可惜儿子的中考已然过去,分也没加上。对这件事的争论,也并没有随法院的判决而中止,反而愈演愈烈,对老赵救人不留名大家认为是对的,但他申报为儿子加分的举动却被看作不正常和过于私心,应该受到批评。老赵申请为儿子中考加分到底对不对呢?如果不对,又是谁提出加分的?要是没有这东西,老赵又怎么会去申请呢?不过不管人们怎么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老赵一概以沉默相对,不吭一声。因为这时他只感到身心疲惫,再也不想卷入任何争论了。
(责编:龙友)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7年第10期 同学会作者:栀 方字体: 【大 中 小】
李宝其这几年靠倒腾生意发了财,成了个不大不小的老板。人一有了钱,再看家里那个黄脸婆,横竖不顺眼。于是,他就想学学那些潇洒男人,在外头养情妇,包二奶,好好快活快活!也是凑巧,这天,他的铁哥们儿王二给他发过来一条手机短信:“养情妇累,包二奶贵,不如办个同学会:同学恋人配成对,又浪漫又实惠……”他看罢心里一动,忽然就想起了初中的同学于二翠。他和她同桌三年,她长得乖乖巧巧,大眼睛,樱桃嘴,一笑俩酒窝,走起路来蹦蹦跳跳,脑后的马尾辫也活蹦乱跳……李宝其暗恋了她三年,却始终不敢表白,因为于二翠十分泼辣,他怕弄不好丢人现眼呢……唉,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再没见过面,也不知她现在在哪儿?要是能重续前缘,那该多好啊!
谁知这念头一生,李宝其竟放不下了,有时竟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于是,李宝其就请铁哥们儿王二帮忙,多方打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打听到于二翠的消息:十多年前,于二翠结婚了,现在住在邻县县城,听说她跟丈夫的关系不怎么好,日子过得并不顺心……这消息令李宝其兴奋不已,他决心无论如何要把同学会办起来,在同学们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阔绰,赢得二翠的芳心,最后把她搞到手!
李宝其费尽心思,联系了同在县城的二十多个同学,又联系了几个邻县的同学,声言由自己出资牵头,在八月中秋的时候办一次同学会,请大家务必光临。同学们听说有吃有喝,还有舞跳,自然十分高兴,都答应参加。
接下来,李宝其又专门和于二翠通了电话。恰好那天二翠的丈夫不在家,他们在电话里谈了很久。李宝其先和她说了些在初中同学时的趣事,又和她说了些别后这些年来各自的情况,还添油加醋地诉说了自己的发家奋斗史……说着说着,李宝其忽然听见了电话那头的一声长叹,忙问:“二翠,你怎么了?”二翠说:“宝其哥,你真行啊,我真后悔当初……”李宝其立刻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忙说:“二翠,现在也不迟,有啥困难你就说,李哥我会两肋插刀肝脑涂地帮助你!”李宝其最后又说:“二翠,我一直想对你说一句话,请你听了千万别生气。”二翠说:“李哥,你说吧,我不会生气的。”李宝其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结结巴巴地说:“二翠,我,我和你同桌的时候就喜欢你。我,我现在依然爱你!”二翠还是那么泼辣大方,在电话那头一口答应:“李哥,我也爱你,我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二翠的声音还是那么脆,还是那么甜。李宝其晕了,他仿佛看见那个乖乖巧巧、浓眉大眼、一笑俩酒窝的于二翠,正向他蹦蹦跳跳地走来,他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她抱在怀里……
转眼就到了八月中秋。李宝其在“白天鹅酒家”订了几桌酒席,只等同学们前来聚会。李宝其请人写了个“同学聚会”的大红牌子竖在酒家门前,他穿一身笔挺的西装站在红牌子旁边,笑容满面,见有前来聚会的同学先拱拱手,然后再握手,绅士风度十足。二十多个同学先后都到了,唯独没有看到于二翠,他就有些着急。正急着,忽见一辆的士停在面前,从车上下来了一个很胖的女士,他不认识,也就没打招呼。谁知那胖女士却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看得他心里发毛。那胖女士忽然问道:“哎,你就是李宝其吧?”李宝其一愣:“是,你是……”胖女士尖声叫起来:“我是于二翠呀,李哥!”
李宝其吓了一大跳:天啊!这是于二翠吗?你看她胖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脖子和脸一样粗,身胚宽得像一扇门板!就她那副模样,比家里那个黄脸婆还难看多了!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