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主张中西医结合?”
这下不光叶得草脸色变了,连庄梦蝶等人也是面色微变……
第513章 从用药入手
谁都没有想到,夏明伦这个西医界实至名归的第一人,居然也会对中西医结合感兴趣,而且他看来很认真,并不像是敷衍了事,更不像是在开玩笑。
“呵呵,各位不用这么大反应吧?据我所知,神农门的窦天德窦教授就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且卓有成效。我看过窦教授的一篇‘论针灸在西医手中的作用’,真是大开眼界,让人拍案称奇啊!”
窦天德双眼一亮,下意识地挺了挺腰杆儿。自打他从事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神农门是不支持也不反对,师傅则不看好;想不到墙内开花墙外香,夏明伦居然看过他的论文,这让他如何不生出知己之感?现在他是越看这个夏明伦越顺眼,感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明伦也,要不是身在神农门百年聚会,怕被人当成了投靠西医界的‘汪精卫’,他真想与夏明伦交心畅谈、痛饮一场才好。
周易也不由多看了夏明伦几眼,这个人终于没让他失望。
“中医的高度自由性和充满想象力的理论更容易出顶尖医生,与讲究规范化、科学化的西医刚好互相补充;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方面、甚至是临床治疗上,如果能够做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不但可以提升我华夏医界的整体治疗水准,假以时日,未尝不能够影响到国外、乃至全世界,这不就是对中医最大的推动和宣传么?”
夏明伦笑道:“我个人认为,这第二条路对神农门来说更为容易实现。不知道叶老门主、张前辈是如何看待的呢?”
“师傅……”窦天德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插口道:“我看夏主任说得很有道理。”
“夏主任的建议确实很中肯,可是具体实行起来,恐怕还是会有很多困难啊……”
叶得草皱了皱眉。中西医结合的口号都叫出几十年了,他如何会没想过?可是但凡叫着这个口号的,十个里面倒有五对是打着中西医结合的口号,其实弄得还是西医那一套;虽然也有不少是像窦天德这样,真心研究中西医结合的专家学者,可正如他担心的那样,如果本身中医的底子不够,走到后来也是个被西医吞噬的命运。
所谓结合,也要‘门当户对’才行。现在是西医势盛中医衰败,神农门就是华夏中医仅存的一丝元气,这一步万一走不好,恐怕振兴不成,中医反要因此消亡,这是他最大的顾虑。
“叶老门主的担心我能理解……”
夏明伦微笑道:“不过一味的闭关锁国、矜持自守,恐怕中医只会消亡的更快,难道叶老门主就不担心么?当然我的提议只是提议,究竟要如何去做,还是要神农门最后决定,我也只能言尽于此了……”
“小师弟,你怎么看?”
夏明伦的态度很明确,神农门弟子要进入各大三甲医院,并且得到各大医院的鼎力帮助,想要单独划一片天地是不成的,神农门必须要与西医界展开真正的合作、深入的交流。可是这种交流合作最后会是怎样一个结果,叶得草心里有些没底,他看了看张公子,发现这个‘老对手’也是微微摇头,于是问起了周易。
周易在泰山军事基地的表现太过惊艳了,到了这个关键时刻,叶得草和张公子自然而然就把他当成了主心骨。
“我是支持夏主任的……”
周易笑道:“老师兄,其实中西医结合并没有您想象的那般可怕。中医理论本来就是脱胎于华夏文化,阴阳生变、五行运转,玄而又玄,却又奥秘无穷。而华夏文化的特点就是柔而不刚,兼容并蓄;从古到今,有多少异族文化入侵华夏,可是最终结果又是如何呢?这些异族文化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变成了华夏文化的一份子……中医又何尝不是这样?就连先古时的巫医、近代的萨满医者、民间的一些仙巫医文化、甚至是江湖门槛中的一些手段,都渐渐被中医吸收进来。中医十三科的祝由科中连‘跳大神’都有,最后也没见它们影响到中医,反倒是被中医同化了……”
听到这里,仓巴措和刘洋都是微微一震。周易说得没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藏医巫医中的很多元素都被吸收进了中医大体系,中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一直在源源不断吸收着各家各派的优势元素,如今虽然表面上被西医压制,可这历史不超千年的西医最终真能压制住中医么?
夏明伦的眼睛也在发光,他看重的不是周易提出的理论有多么天花乱坠,而是从中看出了周易的强大信心。面对如此强势的西医,这位神农门最年轻的‘前辈高人’没有丝毫的犹豫,而且似乎还有一口吞下西医的气势。这样的年轻人,他喜欢。
“也罢,夏主任的提议神农门接受了。可具体该如何合作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夏主任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么?小师弟,你不妨也说说……”
会提出这个问题,代表着叶得草其实还是在观望。夏明伦和周易刚才提出的都是大而笼统的理论,神农门现在需要的是细节,现在他想先听听夏明伦的具体想法。
看到夏明伦对自己微笑,周易知道他在等待自己先说,于是冲窦天德点点头道:“中西医结合始终避不开两点,第一是用药、第二是临床,理论已经有很多人去研究了,再研究也就是让华夏多了些‘红学’‘金瓶学’,看着很美丽,其实很空泛,就是让一堆人混饭吃的东西。临床方面的中西医结合需要大量的实践病例,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在用药方面,就让我的导师窦天德教授先谈谈吧,他在大兴安岭搞了三年中药种植,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数百亩的中药生产基地,应该比我更有发言权……”
是该挺一挺导师了,周易看得出,老师兄对导师是‘爱之深所以责之切’,他老人家等待的就是导师拿出真东西的这一刻。现在是时候了。
“天德,你说得详细一些,不用有顾虑。”
叶得草罕有地冲窦天德笑了笑,表示鼓励。
不容易啊……等待了多少年,师傅总算会对自己笑了。
这一刻窦天德激动的眼泪差点没掉下来,‘霍’一声站起身,声音宏亮,犹如小学生五道杠在做报告!
“各位同行,鄙人多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首在用药,而且并非现在那些所谓的‘中成药’……”
窦天德越说越是激动:“真正的中医用药,应该是方剂!因为只有方剂,才可能做到因地、因人、因病而下,我们都知道现在灵芝孢子粉卖得好,就是因为灵芝孢子在理论上可以帮助化疗的病人迅速恢复元气、重建免疫系统,可现在市场上的灵芝孢子不但假货多,而且就连真货也都是中成药,作用在具体病人身上,效果很难一致,有些病人吃了见效、有些病人吃了反倒会有不良作用,这就是因为方剂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
“针对一些典型病例,如果有西医的检查仪器为辅助,要培养出可以开出合适药方的中医其实没有夏主任认为的那样困难,我们不需要每个中医都是华佗张仲景,我们只需要他们是普通的中医就可以了!”
窦天德越说越激动,顿时整个大殿都是他高亢的京音:“有了这一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就是推广方剂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使用;相信包括夏主任在内的各位专家都不会否认,一副合格的方剂远比从美国来的特效药更‘体贴’病人,不但价格更低、副作用更小,而且可以拔丝去病、固本培元,要搞中西医结合,第一步就是先对这些大病、典型病的病人使用方剂,见到效果之后,全国各大医院自然会跟进,病人自然会回到‘药罐子’前!”
听到让病人回到药罐子前这句,殿中众人无不大笑,不过却是边笑边点头,窦天德说得其实没错,如果真能保证有一批合格的中医开出合格的方剂,对于一些典型病人的手术恢复是很有帮助的,至少中药没有太大的副作用。虽然此举可能会影响到医院的收入,但是却可以赢得口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口碑也是财富。而且国家现在在搞医改,西药的利润也是日渐稀薄,用方剂也未必就会亏损多少。
“窦教授说得这些,很多搞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专家也提出来过,你和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庄梦枕是决心做反派到底了,立即提出置疑。
“我和他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我边说边做,而他们是写论文混资历换职称,‘专家专家,专心顾家!’”
窦天德冷笑道:“您说的那些专家个个都是提出理论的行家,却没人能够真正解决中医用药问题,中医缺乏规范、是因为药性不同,所以高者灵变、低者拘泥,庸者杀人!过于依赖医生主观水准,所以我们就要用更标准的中药材来提高‘客观性’,让一名普通的中医,也可以放心开方,大胆救人!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建立中药生产基地的原因。”
第514章 催化剂和药引子
窦天德就像一个积蓄了多年怨气的小媳妇,要把心中所思、所想一股脑地都倒出来。
他望着庄梦枕,语速越来越快:“我在大兴安岭三年,赔上了几乎全部身家,开拓出近千亩试验田,大范围栽种各种中草药,其中不乏类似人参、首乌、灵芝这种珍贵药材,目的就是为了更准确把握各类药材的药性,让它们渐渐标准化、规范化,将来还可以在川省、云省、贵省、西域逐一开拓种植基地,只要做好标准化制度化的种植管理工作,自然会有更多人愿意投资这个‘真药材’行业,到那时神医能治病、普通中医也能救人,结合西医的一些先进仪器和手段,做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普通中医也一样成为神医华佗、张仲景、人人如龙!这就是我和那些‘理论家’的最大区别!”
“好,王阳明说要知行合一,才是真修养、真道德,窦教授看来已经做到了。”
夏明伦哈哈大笑,窦天德做的事情,才是真正为中西医结合奠定了基础,自然能够得到他的认同。就连一向对弟子高标准严要求的叶得草也不觉露出微笑,早就看出这个弟子有天赋灵性、而且能下功夫,自己一直耳提面命、当众打压他,无非就是为了让他知耻而后勇,又不至于贪功冒进,看来这招棋是下对了。
“呵呵,窦教授是知行合一的真君子,让我佩服,可是口说无凭,你这样搞大范围种植,药效能够保证么?我虽然是个外行,也知道‘灵参百米无秀草’的说法,那是说如果在某地出现了一株几百年的野山参,它就能吸尽地力,让附近百米内的草都长不起来,就算勉强生长,也会很快枯黄萎死;所以采药人到深山峭壁上得到的药材或许还能保持药效,你这样种植的药材又跟那些大棚药有什么区别呢?”
庄梦枕是在座西医中反对中医最彻底的一个,对中医自然有一定了解,闻言只是冷笑:“窦教授是神农门的弟子,总不会是故意夸大了你那个中医生产基地吧?”
掏干货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你就是舌绽莲花,把等人高的统计资料扔在庄梦枕这种顽固到底的死‘反革命’面前,他也是嘿嘿呵呵的跟你瞎扯,对待这种家伙,就得当众甩脸。
窦天德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嘎嘎一笑,从桌子下抽出了小皮箱。
开会带个皮箱很正常,这是专业人士做派,可没会想到窦天德皮箱里居然还有个椴木盒子,盒子拿到桌上还没打开,就透出阵阵清香,让人精神一振。叶得草和张公子这样人也就罢了,夏商元号称当代药王,对药材反应最为敏感,当即就是一翻眼:“是灵芝还是百年老参?香中透苦、苦内带甜,这是上品的灵药哇,小家伙快打开,让老子瞧瞧!”五十多的窦天德被他叫成了小家伙,这是夏老头儿表示亲近的方法之一。
“各位请看,这就是我在中药生产基地培育出的木灵芝,而且是一株五色木灵芝!”
窦天德脸不红气不喘,硬是把周易六阴寒谷出产的天材地宝说成了是自己的东西;他其实不是那种会随便剽窃学生研究成果为己用的无良教授,这都是周易授意的,要震住这票反对者、宣传中药生产基地,就得半真半假;反正大兴安岭的中药基地也是真材实料,有着一套养护地力的方法,种植灵芝人参这种上等药材,如果使用土地,都有严格规程,本来就不是大棚药可比。
“这是……五叶木灵芝,而且真的是五叶肥厚、发色纯正,不是凡品,是仙品,是圣品啊!有了这种东西,癌症晚期的患者都能多活几年,简直就是延命的玩意儿!”
对夏商元来说,有多少好药都不算多啊,而且这老头儿还有个毛病,只要见到好药,就必须分走一杯羹才行,否则他非得失眠不可,要不怎么说是当代药王呢?
木灵芝,还是五叶的,五叶也就罢了,他丫还五种颜色,这是生活还是玄幻小说,难道来了趟终南山,咱们就集体仙游了。神农门弟子惊奇赞叹不表,一众西医专家个个两眼发直,白成化连连揉着双眼,不知道的还当他是白内障了。
别看这帮人排斥中医,那是利益使然。其实身为华夏人,又都在行内,他们比普通人更知道中医的优势。说到养生健体,益寿延年,中医还是有很多管用的东西,庄梦枕一入冬就会开始食补,这些年人参茯苓三鞭羹可是吃过不少的,这都是内行……
所以见到这株五色木灵芝,这票西医权威就没有不暗流口水的,世面上的灵芝孢子不管用?那是假货!这玩意可真是延寿的好东西啊……谁家还没几个亲戚朋友,谁还不认识几个豪富的‘重要病人’?要是有了这东西……
权利、金钱、声望……这不是一株木灵芝,它代表的东西可是多了。这会儿就连庄梦枕都有些后悔,早知道窦天德种出五色木灵芝的本事,自己就该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才对嘛?将来也好厚着脸皮找人家讨些宝贵的中药,也让老大老二老三们都尝尝,免得她们整天勾心斗角,在自己面前没完没了的上演《甄嬛传》……
周易这株五叶木灵芝一登场,西医这边再也没人对窦天德提出质疑了,庄梦枕扁扁嘴,有些无趣地坐了回去。
“夏师叔,为了培育这株五叶木灵芝,我使用了整整六亩肥田专门供养他,得来极为不易,像这样的好东西,当然要孝敬给您了,请您一定要收下,千万不要客气……”
这也是周易的主意,一来显示出窦天德对师门尊长的感情深厚,二来夏商元是当今药王,这株五叶木灵芝到了他的手里,也不算明珠暗投,跟在周易手里没啥区别,一样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真的?哈哈哈,师兄你看到没有?我就说天德是个好孩子!为了咱中医事业,人家窝在大兴安岭摸雪卧冰的容易么?这次你不把他正式收入门下,我都不答应!”夏商元喜翻了心,也不管是什么场合,当场就帮窦天德找辙。就是这辈分有乱七八糟,一会儿周易管窦天德叫导师,一会儿窦天德又成了叶得草的记名弟子,偏偏叶得草又管周易叫小师弟,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一帮子西医你看我我看你,更觉这个叫周易的年青人神秘无比,年级轻轻就做了神农门的‘前辈高人’,必然有让叶得草也要折服的手段,估计得比这株五叶木灵芝更为惊人。
夏明伦对周易同意好奇,他的智商远远超过普通人,虽然比不上周易这样变态,经验阅历却要丰富的多,刚才窦天德拿出那株五叶木灵芝时,脸上曾经浮现出一丝心虚的神色,不过和周易目光交流后就迅速消失了。
“难道这株五叶木灵芝也和这个周易有关?”夏明伦的好奇心越来越盛,回想起柳老太太的莫名痊愈,不由生出一丝怀疑。
“呵呵,窦教授说得好,要做到中西医真正结合,首先从用药入手,我非常赞同。”
夏明伦微笑道:“而且我也认为,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就是从典型病人入手,尤其是手术前中后阶段,中医可以类似麻醉师、营养师、术后康复师的身份出现,从辅助西医治疗方案开始,渐渐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各位以为如何?”
“还是夏主任有见地啊,你看,这不就是个很好的方案么?”
孙好龙如释重负地笑道:“我看就这么做吧,大家可以继续讨论、完善一些细则,如果可行的话,神农门就可以在初期挑选一些合格的中医,投放到各大三甲医院,直接从临床入手,展开这样的合作。只需要开个好头,让后来的学子们看到中医也是大有可为的,我想以后会有更多合格的中医师出现,振兴中医从中西医初步结合开始、数年后带动学院教育,只要进入良性循环,我们振兴中医就不只是一个口号了!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