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早几百年。银行的出现证明了商品经济发达,货币需求量大。金属货币过于沉重,携带不便,才有了银行。
电视剧《碧血剑》里面,一个小姑娘背着两千两黄金,从岸上嗖一下就跳到河里的一个小船上,那是不合理的。第一,她背得动吗?古时是十六两一斤(所以有半斤八两之说),那么两千两就是一百多斤,一百多斤背着还跳那么远,开玩笑,奥运会要是在那时候办,金牌就没有悬念了。她武功高强我不怀疑,即使她背得动,但她背了一百多斤的钱从岸上嗖一下跳到河里的船上,那船就跟被大口径榴弹炮命中了一样,不沉有鬼啊!明显违反物理定律。
另外电视剧里还有很多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的人,说这是50两银子。第一,50两的大元宝只可能是官府的官银,百姓一般不带这样给的,他没有渠道,弄不到。再者50两银子是三斤多,你搁什么袖子里,走路不打晃都会抽到自己的大腿,没走几步就把袖子扯坏了,除非袖子是用防弹背心材料做的。当时真正掏得出来的银子全应该是碎银子,十两以上就要给银票了,哪见过给那么大锭真银子的。《鹿鼎记》里韦小宝动不动就拿几千两银票来送给敌人,用来解围,要是他身上几十万两银票都换成银子,他得身体倍儿棒。如果这五六千斤他能扛得动,天地会总舵主就改他当了。
所以那时候大笔买卖全是用银票,银票的意思就是我把钱存在一个地方,那地方给我开个证明,跟存款单似的,我拿这个证明到下一个地方把它取出来。发展到北宋,就出现了纸币,我也甭去取它了,我直接给你纸币就完了。随着经济发展,到现在纸币的需求量太大了,携带不便,动辄成千上万,而且容易弄脏弄破,传染细菌,于是开始刷卡。中国还没有大量普及,有些小店买东西的时候先得问能不能刷卡,要在美国的话,买东西之前得先问人家你收现金吗?因为他们一般都用信用卡和旅行支票,很少有地方收现金的,所以欧元、美元,尤其日元,取出来都是崭新的,这就证明它很少流通。中国人民币的纸币太旧,就是流通量太大了,净拿胶水黏的、胶带黏着的、缺一个角的。
要做生意规矩多
现在你做买卖,想干到几点就干到几点,24小时没人管,那会儿不行。官府不允许,有限定,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才有夜市,农村只有草市。
还有一个特点是胡商遍布。那会儿中国是很开放的,没人抵制这货那货,没人抵制外商,外商来华的特别多,胡商就是外商,也有西域少数民族的,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
隋唐两朝长安洛阳是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大都会。长安城内有坊有市,坊市分开。坊是住宅区,相当于我们的居民小区,有围墙,有门;市是商业区,做买卖只能在市里。
市有东市、西市,你只能在这两个地方做买卖,这跟今天的情况一比,又证明了当时的商品经济不够发达。今天如果北京就两个地方能做买卖,一个西单、一个东单,你们家如果在怀柔,想吃饺子买壶醋,打车去西单吧!打车钱都够你吃牛排了。
难道古时候的人吃饺子不吃醋吗?他也吃,自己酿的。那会儿什么都可以自己做,比如像我小时候,家里自己擀面条,自己做包子,自己蒸馒头,自己做花卷,这些玩意儿现在在超市都能买着。这就说明今天的商品经济比我小时候发达,更别说比隋唐时候了。那时候的市场是一击鼓,大家就开始来做买卖,一打锣,就得散。一般太阳一下山就开始打锣,然后就开始打静街鼓,静街鼓800响,鼓声一响,赶紧往家跑。鼓声一停,你还在大街上,鞭子抽。冬天太阳走得早,四点多钟就下山了,那四点多你就回家闷着去吧!古代都是这样,一到晚上就静街了,怕你聚众谋反,不在家的、上街的人都得有腰牌,比如官员才可以上街。在唐朝,晚上上街也没事儿干,因为所有商店都关门了。
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两个中心。扬一益二,扬州第一,益州第二,益州就是指成都。
在唐朝,扬州就跟咱们今天的香港地位相似。所以你看唐朝人写唐诗写到扬州的地方太多了,比比皆是。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另外还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人生只合扬州老”、“宁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什么都是扬州的最好,月亮也是扬州的圆。那个地方经济之所以如此发达开放,是因为它不像在长安洛阳,有条条框框那么多限制。
第7节 条条大路通大唐
收编东突厥
唐朝的疆域三面都靠着水域,东到大海,西到咸海,南到南海,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极盛的时候是1600万平方公里,可惜只维持了三年。咸海虽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外兴安岭,今天叫斯塔诺夫山脉,在俄罗斯境内;库页岛今天叫萨哈林岛,也在俄罗斯境内。隋唐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比如唐太宗,比较重视民族关系,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交通的发达也使得中原边疆往来密切。北方有突厥和回纥,西南有吐蕃、南诏先后建立政权,他们开发了祖国的边疆。
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它可能是匈奴的后裔或者别种。阿尔泰山是今天蒙古国跟新疆交界的地方,它又叫金山,产黄金,所以蒙古人一夸你,就说你纯洁得跟阿尔泰山的金子似的。现在估计也没了,都是沙土了。六世纪中期的时候,生活在阿尔泰山的人建立了突厥汗国。到隋朝初年,分为东突厥、西突厥,其中东突厥特别强大。
贞观初期,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唐朝名将李靖以三千铁骑,大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正喝酒呢,李靖神兵天降,俘虏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东突厥降众有好几十万人,这要怎么处理?魏征上奏皇帝,突厥狼种,这帮人是狼的后代,因为他们的国旗就是一个大狼头,不可以仁义教,不可以刑法威。这帮人软硬不吃,所以建议杀尽其酋首,分散其子民于大江南北。另一个大臣给唐太宗建议,把他们移到内地来,好监视他们,弄到山东。就像唐朝灭了高句丽,灭了百济,都把人迁到中原内地来了一样。
但是要把他们移到内地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他们的故地怎么办?把突厥人从阴山移过来,阴山那地方怎么办?派汉族人去驻守,谁都不愿意。如果放弃不要,被别的游牧民族占领的话,如何保证占领该地的游牧民族一定跟唐朝是友好的?所以又有大臣给他出主意,“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这叫兴灭继绝。眼看这个国家已经快灭亡要绝种了,你兴灭继绝是最积德的,在中国古代是最高尚的事儿。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突厥的可汗、贵族还都是在长安居住,但让当地人任都督,管辖当地自己的部落。我打败了你,我还让你当官,我还让你管辖,就跟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样,以夷制夷。
唐太宗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所以这些人对朝廷感恩戴德,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各族对君长的尊称。唐太宗自己讲:“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我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才把我当做了父母。
李唐王朝大有胡人气,皇帝都有鲜卑语的名字,其实唐太宗本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混种。唐太宗说过这么一段话:“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汉武穷兵三十余年,长城万里尽烽烟,结果也没拿到什么好处,还不如像我一样,以德服人,把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收编,全都作为国家的编户,入了版图,我比汉武帝还厉害吧!其实唐太宗这话有点大了,你不是先把他打败了才收编的吗?如果不把他打败了,不先以武服人,后面哪能那么容易以德服人?没有武力光有德,谁理你呢,那帮人都是缺德人,不打服了不行。先以力,后以德,才能将他们彻底征服。
东突厥处罗部的可汗阿史那杜尔,为叔父所迫,率部投奔唐太宗,配以南阳公主,授大将军,历侍太宗、高宗两朝,一生战功卓着,堪与李靖等名将比肩。他横扫西域,杀得那些突厥同族哭天喊地;灭大小国24个,为唐朝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的创立者。太宗每天晚上让阿史那杜尔佩刀执槊站在寝宫门口,给自己站岗,他不在那儿站岗,唐太宗睡不着。阿史那杜尔拿着长矛,挎着刀戈站着,如果他心中想起国仇家恨,进去一下子,唐太宗就完了。皇上躺在那儿,一会儿一听,呼噜声响起来了,不是考验你呢!真睡着了。对他这么信任,阿史那杜尔对皇上能不感恩戴德吗?所以阿史那杜尔为唐朝出生入死,死后陪葬昭陵,也是跟皇上埋在一块儿了。
唐王朝,开阔、宏博、多彩,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都有在唐朝当官的。突厥人、契丹人、回纥人、朝鲜人、日本人、伊朗人、阿拉伯人,都能在唐朝当官。所以唐太宗一去世,北方各族君长,如丧父母。戳瞎自个儿眼的,拿刀割自个儿脸的,脑袋上点香的,自杀殉葬的什么样的都有,无法形容自己心中有多悲痛。由此可见,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非常开明。
打败西突厥
东突厥灭了以后还有西突厥,当时在新疆地区,控制着天山以南各国,影响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唐太宗先征服高昌,置安西都护府,到公元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苏定方是个猛人,之前曾经和李靖一起灭了东突厥,现在又俘获贺鲁,灭了西突厥。
那个时候朝廷对西域特别重视,因为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唯一通道。东南都是海,北边是蒙古大沙漠、大戈壁,你翻过去干吗?西南青藏高原你翻得过去吗?陆上只能从西域那疙瘩走。
朝廷在西边设立的管辖机构一般叫都护府,这个就是维护丝绸之路的,用汉族官员担任都护。东边设立的管辖机构一般叫都督府,任用当地民族的人担任都督,实际上是一种怀柔羁縻之策。武则天时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都护府是有品级的,朝廷正式命官。“胡天八月即飞雪……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都写都护,表示那个地方受都护府管辖。北庭都护府,顾名思义,肯定是管天山北边了。安西都护府管南边,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安西都护府下辖四镇,疏勒、龟兹、于阗、碎叶。李白就出生在碎叶镇,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所以要按出生地定国籍,李白是吉尔吉斯斯坦公民,三岁才回到中原内地。但是吉尔吉斯斯坦好像没人知道李白,也不以这个为骄傲,不然可以申请一下,说李白是他们国家杰出的公民。
突厥人被打败了之后,就往西迁了,其中的一支迁到了今天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皈依了伊斯兰教。在首领奥斯曼率领下建立了国家,就是奥斯曼突厥帝国,又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和突厥发音很相似,其实是一回事,“土耳其”是英语发音,“突厥”是突厥语发音,就跟“China”和“中国”是一个国家似的。
土耳其建国,地跨欧亚非,纵横三大洲,盛极一时,但从17、18世纪开始走下坡路。它跟中国一样,比中国衰落得还早,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属于西亚病夫。
到了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进行改革的时候,为了重振土耳其的国威,一部分人就提出来,历史上突厥民族曾经统治过从日本海到黑海的庞大领土,使整个日本海到黑海都使用亚洲北部民族的语言,都属于突厥语系。所以他们就认为,凡是讲突厥语的地方,全都应该统一建立成一个国家,等于整个亚洲北边都应该归他们管,这种思想被称为泛突厥主义,属于极端民族主义。后来跟泛伊斯兰主义、极端宗教势力相结合,形成了今天的东突问题。为什么现在这帮民族分裂分子,主张建立什么东土耳其斯坦,这个东土耳其斯坦哪儿来的?就是极端民族主义跟极端宗教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实际上我们知道,维吾尔人是回鹘人后代,他们并不是突厥人的后代。回鹘语虽然属于突厥语系,但属于突厥语系的语言多了。汉语还属于汉藏语系,但是汉语跟藏语有相同的地方吗?
回纥人很聪明
唐朝时期,蒙古高原的民族先是突厥,然后就是回纥,后来改为回鹘。回纥原居色楞格河一带,色楞格河在今天的蒙古国境内。唐太宗的时候,设立瀚海都督府,册封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的都督。瀚海一般指沙漠,“瀚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八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怀仁这个词明显是汉语,表示回纥可汗是受唐朝的册命。安史之乱时,回纥还助唐平叛过。当然回纥助唐平叛是有条件的,不是白帮你,破贼之日,土地城郭归大唐,金帛子女归回纥。就是说收回来的这些地归你,里面的人和东西我全拿走。回纥连人口都拿走的话,唐朝收回来的都是一座座空城,那有什么用?这就是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唐肃宗时期,开始同回纥的可汗和亲。肃宗是玄宗的儿子,玄宗安史之乱奔蜀地的时候,肃宗于灵武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的晚年是很凄凉的,因为肃宗怕他复辟,一直看着他。
回纥比较聪明,总结了从匈奴到突厥灭亡的教训,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能与中原王朝为敌,因为中原王朝国力强盛。就是说,除非少数民族武力强大到一战就能把中原王朝给灭掉,如果灭不了,只要中原王朝缓过劲来,他就可以弄死你,因为他经济强大。打仗就是打的经济,北方游牧民族是畜牧经济。大雪灾一来,你的草全被盖住了,牲畜没得吃,全冻死了;人住的帐篷是靠畜皮搭的,衣服是兽皮做的,喝的奶也好,吃的肉也好,都是靠畜牧,如此说来,一场雪灾或者一阵龙卷风,就能要一个政权的命,就能造成政权灭亡。
所以他们虽然武装力量强大,但是经济基础太薄弱,离不开中原王朝的支持。回纥就聪明在,它绝不与中原王朝为敌,唐朝和回纥的关系,大概是历朝历代中原王朝跟北方民族关系最好的,双方在边境都不设防,不以对方为假想敌。回纥一百多年,一共传了十二位可汗,这十二位可汗里面,有十位娶的是唐朝公主,等于回纥的可汗都有汉族的血统。
史书记载“是时可汗上书恭甚”,回纥可汗给唐朝皇帝上书,非常恭敬。合骨咄禄可汗说“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原来咱俩是哥们儿,现在我成你女婿了,所以我是半个儿子,对你很恭敬。“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你要是觉得吐蕃讨厌,儿子替你打去!
公元八世纪的时候,回纥改为回鹘。
九世纪,回鹘遭到了外族的进攻,又遇到了严重的天灾,所以回鹘汗国瓦解,部分西迁新疆的回鹘人就是维吾尔族祖先,西迁甘肃的就是裕固族祖先。
七世纪中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是靺鞨人,分为黑水、粟末两部,黑水在北,粟末在南。
粟末族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渔牧为生。其实粟末靺鞨就是今天满族的祖先。
粟末政权始建于公元698年,由大祚荣建立。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这样一来,粟末靺鞨就变成了渤海政权。今天韩国跟咱们争,说渤海是他们的政权,我们就说是我们东北少数民族建立的,其实应该是两个民族共有的历史。因为当时跨地而居,到底属于哪儿没法评说。渤海国一直存在了将近300年,到公元925年,被辽所灭。但是渤海人一直还有,皇族姓大。当年岳飞抗金,金朝有一员名将叫大托卜嘉,就是渤海人。
南诏的崛起是在七世纪前期,它后来发展成了两个现代民族,彝族和白族。南诏的“诏”是当地语“王”的意思。当时一共有六诏,其中蒙舍诏比较强大,首领皮逻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建立了南诏政权。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